跳到主要内容

5 篇博文 含有标签「科学」

查看所有标签

· 阅读需 194 分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人们对于自身认识的发掘越来越感兴趣,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自己,并希望借由通过认识自己内在心理的变化,来了解自己行为的潜在规律和原因。

社会上也将心理学的运用普及到方方面面,诸如人员招聘和选拔、教育以及广告内容、消费刺激等等。更多地认识心理学,也就更能游刃有余的去面对社会和人生道路上的一切事务。后续效应为补充。


1、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人们把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为“蝴蝶效应”,意指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非常敏感的依赖性,而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Docusaurus Plushie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6

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

1.02的365次方约等于1377.41

别人明明一天只比你多学了一点点,这点儿极小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一年后你会看到差距那真的是天壤之别。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HU混沌UH现象。蝴蝶在HU热带UH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蝴蝶效应也是系列科幻惊悚电影的名称,《蝴蝶效应 1》于2004 年上映,续集《蝴蝶效应2》于2006 年上映,《蝴蝶效应3》是一部前传性质的电影,于2009 年上映。玛利亚·凯莉于2008 年推出的新碟也以《蝴蝶效应》为名。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 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蝴蝶在HU巴西UH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蝴蝶张开的双翅,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以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HU混沌理论UH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蝴蝶效应”的理论以实证手段证明了中国1300 多年前《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哲学思想,从这点说明感知比认知来得直接,其所谓的吸引子就是《混元场论》中元外场作用,其《混沌学》的非线性理论就是《混元场论》场中对象元独立的绝对计数时间体系。

商纣的王叔箕子见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就很害怕,因为有了象牙筷子,杯子也换成发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犀玉杯就不吃粗食豆汤,要吃牛肉,象肉,豹肉,未出世的胎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胎肉,就不会穿着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饭,就穿着很多华衣美服,在华丽的宫殿进食。箕子怕他亡国。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HU分崩离析UH,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2、蘑菇效应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从传统观念上来讲,人经历“蘑菇效应”是一件好事,其是人才脱颖而出前的一种磨练,对人的意志力和耐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如果你长得还不够高,不够结实的时候,不妨好好扎根,等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关注。


3、鸟笼效应

如果一个人家里有一个空的鸟笼,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即使这个主人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但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空鸟笼是怎么回事儿,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只能选择丢掉鸟笼或者买只鸟回来相配。

经济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的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主动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Docusaurus Plushie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抗拒的十大心理之一。与之相类似的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送你一个花瓶,那么过几天你必定会买一束花回来。


4、马太效应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们把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和合本译文):一个国王远行前,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夺过他这一千来,给了那有一万的仆人。”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Docusaurus Plushie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马太效应很好的解释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比如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产,而这个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也就是说有钱人用钱赚更多的钱,而没钱的人维持生活就已经很艰难了;比如有的人坐拥好几十套房,而另一些人辛苦打工一辈子只为还一套房的房债;比如你喜欢的人对你视而不见,却在苦哈哈的做别人的舔狗;比如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5、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Docusaurus Plushie

“青蛙效应”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个企业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胜利和美好愿望之中,而忘掉危机的逐渐形成和看不到失败一步步地逼近,最后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而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加压,使处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事实上,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早已潜伏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只是由于管理者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有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经过“连锁反应”、“滚雪球效应”、“恶性循环”,有可能演变成摧毁企业的危机。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 个月。”企业要避免“温水煮蛙”现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企业才不致在战略上迷失方向,不经意之间滑入危机的泥潭之中。值得重视的是,危机管理并非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或某些职能部门,如安全部门、公关部门的事情,而应成为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位员工共同面临的课题。在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的基础上,企业要善于将这种危机意识向所有的员工灌输,使每位员工都具备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员工对危机发生的警惕性,使危机管理能够落实到每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做到防微杜渐、临危不乱。


6、羊群效应

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 ,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羊群效应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 理,而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盲从则往往会使人陷入骗局或遭遇失败。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经济学里也经常用 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比如,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使人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Docusaurus Plushie

羊群效应一般会出现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这个行业上会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 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去,而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远处还有更好的青 草。如果一个管理者只会盲从于普通大众,不提升自己的判断力的话,那他的决策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7、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都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安逸的环境容易让人止步不前,只有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人才会有所觉醒。与其这样,倒不如未雨绸缪,时刻准备着,不求被机会砸中,但求面临危机时不会立马被淘汰。


8、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利用、发现这种调和与折中方法,进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拆屋效应最常用的场景如:砍价、谈判、分配任务、借钱、博弈等。


9、破窗效应

破窗理论,也称破窗谬论,源于一个叫黑兹利特的学者在一本小册子中的一个譬喻 (也有人认为这一理论是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作为批评的靶子而总结出来的,见其著名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黑兹利特说,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的主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 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停放在中产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 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詹巴斗又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刚过了几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 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 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Docusaurus Plushie

从破窗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 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惕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 、轻微的 过错 ,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 更多的人 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就极有可能演变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的恶果。这将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剧烈的冲击,并导致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无序状态。


10、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巴纳姆效应又叫福勒效应,因为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与1948 年通过试验证明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Docusaurus Plushie

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中。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11、詹森效应

因为得失心过重,而导致表现失常

有一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赛场上却接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因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有些人平时战绩彪炳,众星捧月,无形中就造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赛场上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期望,容易加剧患得患失的心理,就容易造成比赛状态失常。而另一方面也可能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水平的发挥。

丹•詹森本人经过八次失利后终于摆脱赛场魔咒,职业生涯最终获得七枚世界锦标赛奖牌,打破过七项世界纪录,最终以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画下圆满句号。


12、卡瑞尔公式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在美国有一则征兵广告既幽默又智慧。其内容如下:「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Docusaurus Plushie

当人们有了接受最坏的思想准备之后,就有利于应对和改善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说,当人们冷静地面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反倒有利于用积极的态度促使最坏的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


13、踢猫效应

坏情绪会随着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是指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比自己弱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但反过来想,好心情也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不尝试将自己的好心情传递出去呢?


14、古德曼定理

有时沉默,便是最好的沟通

在一些商业活动中,适时沉默也是一项有效的沟通技巧。一位厂长打算低价处理厂里的一批旧机器,他估算的最低价格为50万美元。谈判中,一个买主针对这批机器的缺陷,滔滔不绝地抱怨了很久,说它们早就被淘汰了,品相也不好,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厂长一言不发,耐心地听着对方的抱怨。

最后,那位买主再也找不到用以指责的言辞了,突然蹦出一句:「这批机器我最多只能给你80万美元,再多的话,我可真不要了。」厂长大喜,当即与他拍板成交。这位善于沉默的厂长,一句话没说便轻而易举地多赚了30万美元。

Docusaurus Plushie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当你能够心领神会的时候,沉默便胜过千言万语。


15、定势效应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局限于即有的信息和思维模式

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之前,向第一组说,照片上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向另一组说他是位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大学生用文字描绘照片上的人的相貌。

第一组大学生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沿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第二组大学生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知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

这就是定势效应,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习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也会因为在固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和接受事物。

Docusaurus Plushie

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即使我们遭遇困境,也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要跳出当前的思维模式,一定能够找到前行的道路。


16、权威效应

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

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的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Docusaurus Plushie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即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如果发表言论的人社会地位高,事业成功,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容易引起他人的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


17、标签效应

给一个人贴标签,会对他起到定性导向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兵力不足而兵源又有限的情况下,决定组织一批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作战。由于囚犯纪律散漫,目无纪律,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心理建设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

心理学家要求囚犯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而信的内容则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大体无非是告诉他们的亲人,自己在前线如何听从指挥、勇敢无畏并建立了赫赫战功。而这样坚持了半年后,囚犯们也竟变得如同正规军一般服从指挥,英勇战斗。

Docusaurus Plushie

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标签时,无形中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名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效应,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标签的内容是好是坏,都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所以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18、投射效应

人往往善于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去认知和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事物的感受来推测和判断他人。总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会觉得,自己对事物的主观认知即是他人的认知,而忽略了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衡量标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尽相同。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主要是指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是喜欢预设他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和观点。这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心理效应,是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好胜心强的人,总以为他人也喜欢与人一争长短;而喜爱吃榴莲的人,也会觉得不喜欢榴莲的人简直不可思议。

Docusaurus Plushie

学会换位思考,是避免投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也能更容易与人交流和沟通,并达成共识。


19、狄德罗效应

不要被不需要的东西所胁迫

狄德罗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有卓越贡献,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思想巨人。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酒红色长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并马上丢弃了旧的长袍。

然而烦恼也随之而来,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办公桌和漂亮的新长袍不匹配,于是他换了新的办公桌。又觉得墙上的挂毯与新办公桌不配套,又买了新的挂毯。随即他又更换了诸如椅子、雕像、书架、闹钟等物件。

最后他突然发觉,自己居然被一件长袍胁迫,更换了那么多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这就是狄德罗效应,也称「配套效应」。它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统一的追求,同时也是促进事物变化发展和更新的动因。

Docusaurus Plushie

然而该效应也带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非必需的东西尽量选择不要。因为你一旦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或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20、视网膜效应

生活好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过如下类似的经历,当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深思熟虑买了一双鞋,正当我们沾沾自喜时,却突然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好像看到和自己撞鞋的人。又或者因为我们自己有的一种缺点,而发现其它人好像也都有这个缺点。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当我们自己拥有某件东西或某个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其他人更加注意别人是否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件东西或特征。

Docusaurus Plushie

一个人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习惯。一个能看到自己优点的人,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也会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21、飞轮效应

假期过后,重新返回工作时总是异常艰难?面对工作,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还会焦虑和神经衰弱?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症”,也有人说,这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 这不无道理,“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一点。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Docusaurus Plushie

飞轮开始转动时需要的能量,其实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积累。这是在为了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而做准备。一旦体系能够彼此支撑,那么它的运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正如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写作文,最难的是开头;造房子,最难的是打地基;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过了心理的难关,之后的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有人不信,说“反正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可若是开头不奋力一搏,连看到中间的机会都没有。

相信“飞轮效应”不是追求一劳永逸,而是在一开始,和自己的打退堂鼓的心理打个架,别让它拖住你前进的步伐。


22、野马结局

管理情绪就是管理人生的开始。学会管理情绪的人,已经领先了那些容易情绪失控的人一大步。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就像在豹子耳边不停烦扰的蚊子,它们能吸饱血之后黯然离开,而不少野马却因为它被生生折磨死。动物学家说,蝙蝠吸的血量非常少,远不足致死。而这些野马的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它们的剧烈情绪反应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

因为一件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动肝火,这样的人往往难成大事,也难有大成就。他们常常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造成了像这群野马一样伤害自己的结局。生气常见,可若不加控制,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Docusaurus Plushie

如果不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人生也会变得无法掌控。当发现所有事情都不如意,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绪的困境。冷静一下,总没错。


23、凡勃伦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 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 万元的眼镜架、6.88 万元的纪念表、168 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这种价值的转换在消费者从数量,质量购买阶段过渡到感性购买阶段时,就成为可能。实际上,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营销策略。

核心理念:价格有时越高,东西却越好卖。

应用要诀:抓住消费心理,注重感情因素。

应用领域:企业经营、社会生活、营销。


24、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身上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更加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而南风徐徐地进行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阳光普照。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 这场比赛,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Docusaurus Plushie

这就是有名的“南风效应”,也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一旦方法错误,那么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都很清楚“见人下菜”的社交法则。其实,不仅是在人际关系间,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聪明的人需要拥有一定的“弹性”,温柔灵活比极端刻板更有效果。 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法则。 有的时候,处处给自己树敌、只想着强硬地和对方比拼,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因为花太多精力在这些看似狂风与暗涌的斗争上,势必导致工作不精和事业发展缓慢。 但是,如果学会灵活地和自己的竞争对手相处,各取所长,互相合作。相处的方法一旦转变,正面的效果就会有所体现。 这就是温暖的南风力量。


25、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觉得自己在过去的一年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 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的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Docusaurus Plushie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并不关注结果。他们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这是“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方向不明。终有一天倾尽所有才发现,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作家八月长安说,“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断安慰自己,无论经历什么,都将成为我的一部分。 然而真正的成长应该是,我懂得选择让哪一部分经历成为我。全盘接受不过是懦弱。”


26、木桶效应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

Docusaurus Plushie

启示: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27、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管理上启示: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28、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Docusaurus Plushie

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律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29、二八定律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出现的概率很小)。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Docusaurus Plushie

启示: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问题,而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上。最核心最智能的东西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30、共生效应

共生效应,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Docusaurus Plushie

其实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普遍存在。独木不成林,人只有在交往与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启发,才能共同进步。

启示: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最好靠近什么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成为朋友,互相学习,这样才能很快地进步,快速的提升。


41、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得名于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

瓦伦达以高危表演为生,但是从未出过事故。1978年,73岁的他觉得自己年岁已高,准备告别这个行业,不过在宣布退休前,他决定做最后一次钢索表演作为告别演出。

没想到,这次告别演出却让他送了性命。当瓦伦达刚刚走到钢索中间,做了几个难度并不大的热身动作,还没有进入表演状态,就从钢索上掉了下来,抢救无效当场身亡。

“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不断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每一次成功的表演中,他都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而在最后一次的表演中,瓦伦达太想成功了,反而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变得患得患失。”事后,他的妻子分析道。

“瓦伦达效应”就是指人在巨大心理压力下患得患失的心态,太在乎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心理负担过大,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弄砸。


42、墨菲定律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又称“倒霉定律”,就是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在1949年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有四点: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理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古怪但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那么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说得通俗易懂点,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43、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交际中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触,这种第一印象留下的好感也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虽然这个效应人人皆知,甚至到了老生常谈的地步,但这其中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规律。因为我们都习惯对看见的人与事进行归类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

当我们接受到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的框架,后来接受的信息就被整合到框架上,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44、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者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一开始,实验者都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但是到后来,情况就渐渐失去了控制。原本单纯的大学生慢慢变成了残暴凶恶的狱卒和逆来顺受的犯人,原定两周的实验也不得不宣告提前终止。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心理学界可谓是无人不知,它直白的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之异于禽兽几希”。

就像圣经故事中的路西法,他曾经是天国中最美丽、最强大的天使,地位仅次于上帝,但是因为嫉妒亚当,并且带领天国三分之一的天使们发动叛乱,于是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了堕落天使。

路西法效应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只不过这些平时被我们的意识压制住了,一旦到了某个特定的情境,受到环境的激发,这些恶就会喷薄而出,让我们从好人变成坏人。


45、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HU观念UH,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1968 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 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 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故意为难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难堪。

﹡不把孩子的错误公开。

﹡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地降温。

﹡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

﹡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如果孩子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

﹡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

﹡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

﹡不要当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

﹡每天划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分享。

﹡接受孩子的各种感情表现,决不要轻易否定。

﹡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让孩子负些责任,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花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

﹡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启示:心理暗示可以给人带来积极影响,进而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和改变。当你被暗示很聪明有潜力时,你的聪明和潜力就会主动被激发出来。而如果没有这种暗示,它们或将一直沉睡。慎用批评,不拘一格育人才。


46、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启示:批评(或演讲)不能超过限度。如果非要批评,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别人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超限效应的启示: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象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2、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

超限效应的注意事项:

1、明确做事的目的,所有的步骤一定要围绕目的展开;

2、步骤一定要有效,始终与目的对照;

3、学会用“南风法则”关心、体恤下属;

4、学会用“互惠定律”,希望别人做好的同时,首先考虑自己是否做好,是否让对方满意.

超限效应的实际应用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47、阿伦森效应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破旧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孩子们蹦得越欢,附近居民很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孩子们欢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胜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个人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孩子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稀疏而弱小。第三天,这个人又对孩子们说:“今天奖品为花生米两粒。”孩子们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

启示: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就会陡然增大,递增的挫折感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大多数人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所以我们要善用褒贬,先贬后褒。


48、霍桑效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又称为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的研究,研究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是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实验涉及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实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实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实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启示:当我们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他人所接受和赞赏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加强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充满自信。


49、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由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通过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它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因为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产生了一种无助感。

启示: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放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自己陷入绝望和无助。


50、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未完成的事,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通过一项记忆实验发现了这种心理现象。她让参与者做22件事,但是其中有些在完成前就会被打断。之后让参与者回忆自己所做的,结果更多的人想起的是那些未完成的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未完成的事,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所以人们会对此耿耿于怀。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会有较强的意愿和动机去继续完成。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则一日不得解脱。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他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有些人会走向极端:一种是过分自我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种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完成驱动力」。


61、出丑效应

优秀而又带有小缺点的人,是最讨人喜欢的

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略有些羞涩。当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甚至紧张到将桌上的咖啡杯碰倒,洒了主持人一裤子。而在事后的问卷调查中,大家却纷纷表示对这位成功人士的好感。

精明的人无意中犯点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更使人觉得他和别人一样会犯错,让人更加喜爱他。因为一般人与极度优秀的人交往时,总难免会因为自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同时也会觉得对方不够真实,难以亲近。这样失衡的人际关系,是难以保持长久的。

所以当优秀的人显露出平凡的一面,不但不会影响他的形象,反而会让他更具人格魅力。但也不可故意出丑来哗众取宠,而要倡导不要过分追求一丝不苟的优秀。在不慎犯错时,更能用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


62、登门槛效应

人们更乐于接受较小,和较容易完成的目标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明代洪自成也曾谈到这个问题,他在《菜根谭》中说:“攻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告示,愿意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人们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内部压力,就会使他继续下去。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拓改变成为持久的。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63、肥皂水效应

伴随着赞美的批评,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约翰 • 卡尔文 • 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女秘书,虽然外貌出众,工作中却常常因为粗心而犯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大加赞扬她的穿着和容貌。这样的话出自总统的口,令秘书不由受宠若惊。

柯立芝接着说:「但请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工作处理得想你的容貌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之后,女秘书在工作中变得很少再出错。而柯立芝的灵感来源则是刮胡子之前涂的肥皂水,而正是因为肥皂水的作用,刮起胡子来才不觉得痛了。

这就是肥皂水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从而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生活中运用这种效应,即快速达到了目的,又照顾到被批评者的面子,还会收获更好的人缘。


64、拍球效应

有压力的人生,才会有动力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某天他的货轮卸货后在返航途中遭遇到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而老船长则果断命令水手打开货舱并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逐渐升高,船体逐渐下沉,而货轮却也越来越平稳了。

船长这才说道:「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出事故的往往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时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当然这种负重也需要根据船舶本身的载重能力而定,适当的负重可以让船只抵挡暴风骤雨的侵袭。」

拍球效应指的就是类似的效果。人在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其寓意为人若承受的压力越大,潜能发挥程度就越高;而人的压力越轻,潜能发挥程度就较弱。

升学和就业,我们人生每个阶段,都是一次次施压的结果。没有压力的人生,就像风暴中没有负重的货轮,轻易就会被人生中遭遇的巨浪给打翻。


65、吊桥效应

在吊桥上,由于危险的情境,人们会不自觉地心跳加快,如果这时候碰巧遇见一个异性,人们很容易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这就是著名的“吊桥效应”。


66、奶头乐理论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80%人口将不必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避免被边缘化的80%的人口与20%的精英之间的阶级冲突,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方法之一就是制造“奶头”,“奶头”即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等,用这些“奶头”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思考能力、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


67、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他们把这部分蚂蚁叫做“懒蚂蚁”。经过观察发现,“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来源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68、延迟满足效应

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甘愿放弃或者延缓即时满足,在等待中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抉择取向,我们称为“延迟满足”。


69、海马效应

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场景,在某一瞬间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好像以前在某时某刻某地真实经历过一样。这就是著名的“海马效应”。


70、曝光效应

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曝光效应”或“多看效应”。曝光效应告诉我们: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


71、20英里法则

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某个地方有三千英里的路程,这段路程地貌十分复杂,而且经常会遭遇天气变化。那么,每天该走多少英里才是一个合适的速度呢?答案是:日行20英里,即每天走32公里。这就是著名的“20英里法则”,告诉我们如果想做成一件事,不能盲目地追求一时的拼命努力,应该要学会保持自律,在诸多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内心的稳定,不惧风雨、持之以恒,才能按计划完成既定目标。


72、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73、米格-25效应

前苏联研制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以其优越的性能而广受世界各国青睐,然而,众多飞机制造专家却惊奇地发现:米格—25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而其整体作战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等其他国家同期生产的战斗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米格公司在设计时从整体考虑,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使该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诸方面反超美国战机而成为当时世界一流。这一因组合协调而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被后人称之为“米格—25效应”。米格—25效应告诉我们:事物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关系很大。


74、250定律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因为在每位顾客的背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人,这是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同事、邻居、亲戚、朋友。如果一个推销员在年初的一个星期里见到50个人,其中只要有两个顾客对他的态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由于连锁影响就可能有500个人不愿意和这个推销员打交道。这就是乔·吉拉德的250定律。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由此,乔·吉拉德得出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个顾客。我们必须认真对 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拨亮一盏灯,能照亮一大片。


75、牛蝇效应

林肯少年时在肯塔基老家的农场里耕地。耕地的牛很懒,经常磨洋工,林肯对此无可奈何。然而,有一段时间牛却走得飞快。林肯开始大惑不解,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有几只硕大的牛蝇叮在牛背上,它的叮咬使牛身上发痒,于是它走得比任何时候都快。林肯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要想让牛走得快,必须有刺激物给予它足够的刺激。这就是著名的“牛蝇效应”。

牛蝇效应对管理者用人很有启发。越是有能力的员工越不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或有既得利益,或有权势,或有金钱。如果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往往要么会跳槽,要么会捣乱。如果要想让他们安心、卖力地工作,就一定要有能激励他的东西。这种激励因素就是那只牛蝇。

出色的领导都深谙激励之术

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很多时候公司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甚至分崩离析树倒猢狲散,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做好人的工作。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最大的成就就在于构建并统帅一支由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的成员组成的、具有强大战斗力与高度协作精神的团队,不断挑战更高的工作目标,不断创造更大的绩效。为此,你可能需要超越旁人的勤奋,你需要更多的知识,你需要更强的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你还需要像林肯一样,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 ,利用牛蝇效应,把一些很难管理、然而又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为公司创造更大绩效。


76、鳄鱼效应

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越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机会就是牺牲一只脚。这就是著名的“鳄鱼效应”,也叫“鳄鱼法则”,常被应用于股票交易市场中,即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时,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77、安慰剂效应

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安慰剂效应”。但同时,如果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使病情恶化,这种性质完全相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反安慰剂效应”。


78、金蝉定律

蝉,在它蜕皮变成知了之前,在地底下靠刺吸植物根部汁液维持生命,在忍受了黑暗、冰冷、孤独,且长达3年甚至17年之久后,幼虫成熟,终于在某个夜晚钻出地面、爬到树梢、完成蜕变,同时静静地等待太阳升起那一刻的来临,它便可以成功地振翅飞向天空,冲向自由。这就是著名的“金蝉定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厚积薄发、忍受孤独和毅力。


79、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是苏联时期的一位电影工作者,在他19岁的时候,发现了一种电影现象,即构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由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产生的,这种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的创作才称为电影艺术。而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告诉我们不同组合会让人对某一事物、产品或者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情绪反应或感受到差异化,学会善用这种组合,就会达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80、俄狄浦斯效应

俄狄浦斯效应来源于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指的是一种预言成真的心理现象,即预言本身是假的,但它被说出来、被相信,以至于最后预言成真。俄狄浦斯效应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被预言所支配;积极的预言如果被相信,会产生好的结果;消极的预言被相信,可能会产生糟糕的结果。


81、安泰效应

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被称为“安泰效应”。安泰效应告诉我们要凝聚和依靠集体的力量;脱离自己擅长的领域或力量源泉,失去优势,很容易会遭受挫折。


82、搭便车效应

在利益群内,某个或某些成员为本利益集团做出努力和付出成本,最终集团内所有人,包括那些没有为此努力和付出成本的“搭便车”的人,都会得益,这种现象被称为“搭便车效应”。搭便车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利益集团成员只有联手努力才能获得共同利益;如果有人没有为此而努力,那么就会抑制或削弱集团内其他成员努力和付出的动力;如果利益集团内每个成员都共同努力,则个人成本就会相当小。


83、死海效应

企业人才流动就类似于死海中水分的蒸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对公司内的不良制度等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满足自己期望的工作和团队;而能力差的员工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倾向于留着不走在当下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年头久了就变中高层了,这种现象叫做“死海效应”。


84、稻草原理

将一根稻草放到一匹强健的骆驼身上,骆驼毫无反应,又放一根,骆驼还是没有反应,再放一根,骆驼依然没有反应。继续放下去,当稻草累积到一定程度,此时哪怕再放一根稻草,强健的骆驼也会不堪重负,轰然倒地。这就是“稻草原理”,即我们经常说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强调的是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的现象。


85、幽默效应

在日常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困难或尴尬的场景,这时候,幽默就成为了最好的调节剂,可以运用一些诙谐的手法,自我解脱,摆脱尴尬的境地,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气氛,从而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这种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幽默效应”。


86、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因场合的不同,人们的身份和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也会引起心理或行为的变化。这种因角色转变而产生的心理及行为变化的现象,被称为“角色效应”。在生活中,我们的角色随时在发生着转变,比如孩子、家长、老师、领导、朋友、同学、恋人等,这一转变决定了我们用什么样的心理及行为去跟对方相处,同时也意味着享有某一角色所赋予的权利、义务、责任和期待。


87、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四年时间,只是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只是仅用了六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其实在前四年里,竹子的根已经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这就是著名的“竹子定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沉淀,厚积薄发。


88、泡菜效应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泡菜效应”,强调环境对人或者事物的影响和重要性。


89、酒与污水定律

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很明显,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这就是著名的“酒与污水定律”,常被用于企业管理中,即当发现团队中有不合适的、不认同企业文化的、传递消极负面影响的人,要尽快使之离开,避免因一个“害群之马”使原本团结、向上的团队被毒化、被瓦解。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 ,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数日精心制 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将其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 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如果要把一桶酒搞糟,只需要加入一匙污水。如果让一个烂苹果继续留在好苹果堆里,结果 是好苹果也很快就变成了烂苹果。所以,任何一家企业,一旦出现烂苹果,就一定要把这个烂苹果扔掉。


90、零和博弈

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而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的总和为零。这就是“零和博弈”,也叫“零和游戏”,即参与者相互进行博弈,无论参与者数量多少和实力大小,他们之间博弈的结果总是:一些参与者胜出,一些参与者败北,而他们所赢得和输掉的筹码总和,必定都是零。


91、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者接受某些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92、冻脸效应

视频中的人在说话,画面被暂停时,此人的静态形象通常没有视频播放时的动态图像好看,我们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冻脸效应”。


93、塔西陀效应

当一个组织或个人,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不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就是塔西陀效应。


94、牢骚效应

A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B公司中没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么,A公司一定比B公司成功得多,或A公司的老板一定比B公司的老板成功得多,这就是“牢骚效应”。发牢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公司或领导可以据此一方面了解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与情感。解决这些不足或需求,有助于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95、哭泣效应

人们因悲痛而哭泣并产生心情舒畅、避免不幸后果的现象,被称为“哭泣效应”。由此可见,哭泣效应能起到一种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尤其是当人在遭受重大打击时,哭泣所起到的情绪宣泄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96、荷花定律

在一个荷花池中,第1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2天开放的数量是第1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是第15天吗?错!是第29天。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97、冷热水效应

一杯冷水,一杯温水,一杯热水。把手放进冷水中,然后再放进温水中,就会感到温水热;把手放进热水中,然后再放进温水中,就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冷热水效应”是随着人的心理变化而产生的,因为“标准”在变,所以对某一人或事物的预期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98、贝勃定律

当一个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TA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从心理感受来说,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这就是“贝勃定律”,告诉我们要做“雪中送碳”的事情,少做“锦上添花”、“画蛇添足”的事。


99、热炉效应

组织中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这就是“热炉效应”,也叫热炉法则、惩处法则。与奖赏之类的正面强化手段相反,热炉效应属于反面强化手段。热炉效应经常被用于企业管理中,制定规章制度给所有人以警告的作用,当有人违反时,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公开、第一时间处理,可以起到很好的反向强化作用,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100、责任分散效应

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意味着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这种现象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


101、焦点效应

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焦点效应”,也叫“社会焦点效应”。焦点效应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切的中心,同时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当自己出丑时,总以为大家都会注意到,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102、美即好效应

对一个相貌、智力或天赋出众的人,人们很容易认为ta在其他方面也很不错。这就是“美即好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提出。


103、避雷针效应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现象,避雷针将云层中的雷电引来并提前释放;用金属线把避雷针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的导电性,避雷针将雷电电流通过接地导体释放到地面,将电荷减低及中和,从而避免建筑物等遭雷击。这就是“避雷针效应”,其寓意是: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104、犬獒效应

藏獒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家庭护卫犬或牧羊犬,由于藏牧民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藏獒必须能承受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具备耐饥劳,抗瘟病的生存能力,才能生存下来,所以藏民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了人工选择。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这种现象被称为“犬獒效应”。


105、花盆效应

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它在空间上有很多的局限性,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只要一离开人的精心照料,花盆里的花就很难经受住温度的变化和风吹雨打。这就是“花盆效应”,也叫“局部生境效应”。


106、音叉效应

当音叉频率和玻璃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子弹都打不透的玻璃也会瞬间裂成碎片;雪山里的一声呐喊,就可能会引发雪崩。这种通过感应对象用巧力而不用强力使其产生变化、影响的方式,被称为“音叉效应”,即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它作用力的大小,而在于找准脉搏、同频共振,微小的扰动就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107、海潮效应

海水因为天体的引力而涌起海潮,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这种现象即是“海潮效应”。海潮效应常被用于形容人才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而企业通过调整待遇和激励,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108、垃圾人定律

有很多负面、不良情绪的人就像一台“垃圾车”,当他们身上的负能量不断堆积时,需要找个地方倾倒,有时候刚好被人碰上,垃圾就往人身上丢。这种现象被称为“垃圾人定律”。生活中有关“垃圾人定律”的案件时有发生,有时候可能仅仅因为一句口角,可能因为不小心碰了一下,或者仅仅只是一个路人甲,就招致挑衅、殴打甚至杀身之祸。


109、邻避效应

居民或者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绪,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强烈和坚决的、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邻避效应”。


110、淬火效应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将其浸入到冷却剂中,经过冷却处理,金属工件的性能会更好、更稳定。心理学上把这种冷处理的现象称为“淬火效应”,教育学上把这种冷处理的方法称为“挫折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挫折教育”会使其心理更趋于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强。


111、阿瓜约效应

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买的产品满意,他会把这种好的感觉告诉给周围的8个人;但如果他对所买的产品不满意,他会把这种不好的印象至少告诉给周围的20个人。这种购买心理现象被称为“阿瓜约效应”。


112、观察者效应

被观察的人或事物,会因其被观察的行为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观察者效应”,即我们几乎没办法不影响我们观察的事物。


113、反弹琵琶效应

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给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犯错者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这种现象在批评心理学中被称为“反弹琵琶效应”。


114、俄罗斯套娃现象

人们喜欢选择与自己类似,但比自己“小”的人为自己的下属,这种现象被称为“俄罗斯套娃现象”。


115、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研究表明: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


116、帕金森定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 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领导者往往都会选择第三条路。

1958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 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这两个人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 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117、彼得原理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雇员都倾向于晋升到不能胜任的地位。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是关于层级组织最精辟的论述之一。

彼得原理是关于层级组织最精辟的论述之一。这是因为组织往往倾向于根据职工目前的工作成绩,直接将职工提升到更高级的职位,而忽视了对职工进行相关考核和培训。可事实上,职工目前的工作成绩与更高级的职位并无必然的关系,一名出色的技术骨干不一定适合做技术主管,一名优秀的销售主管不一定适合做销售经理。其实更高级的职位需要的是更大的胆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而不是职工在目前的岗位上做得有多么好。


118、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废,可能是一生荒废的开始;第一场强权战争的出现,可能是使整个世界文明化为灰烬的力量。这些HU预言UH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在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准确性,或许我们惟一难以预见的是从第一块骨牌到最后一块骨牌的传递过程会有多久。有些可预见的事件最终出现要经历一个世纪或者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但它的变化已经从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开始了。

“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效应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己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A.怀特海德曾经制用了一组骨牌,共13 张。第一张最小,长9.53mm,宽4.76mm,厚1.19mm,还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张体积扩大1.5 倍,这个数据是按照一张骨牌倒下时能推倒一张1.5 倍体积的骨牌而选定的。最大的第13 张长61mm,宽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扑克牌,厚度相当于扑克牌的20 倍。把这套骨牌按适当间距排好,轻轻推倒第一张,必然会波及到第13 张。第13 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整整要扩大20 多亿倍。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几何级数形式增长的。若推倒第一张骨牌要用0.024 微焦,倒下的第13 张骨牌释放的能量达到51 焦。可见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的确令人膛目。不过A.怀德特毕竟没有制作第32 张骨牌,因为它将高达415m,两倍于纽约帝国大厦。如果真有人制作了这样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厦就会在一指之力下被轰然推倒。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很微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119、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理论(Path Dependence)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

第一个明确提出“路径依赖”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他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 年的HU诺贝尔经济学奖UH。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HU飞轮效应UH,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在现实生活中,路径依赖现象无处不在。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HU古罗马UH人军队战车的宽度就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有趣的是,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所以,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人们关于习惯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它告诉我们,要想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不发生,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找准一个正确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以后的人生道路。而这种模式的基础,其实是早在童年时期就奠定了的。做好了你的第一次选择,你就设定了自己的人生。


120、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称“奥康的剃刀”。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 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 年至1349 年)提出。奥卡姆(Ockham)在英格兰的萨里郡,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箴言书注》2 卷15 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公元14 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今天,这把阴冷闪光的剃刀又向我们复杂的企业管理发出了挑战,指出许多东西是有害无益的,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跨。事实上,我们的组织正不断膨胀,制度越来越烦琐,文件越来越多,但效率却越来越低。这迫使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采用简单管理,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物变简单。为什么要将复杂变简单呢?因为复杂容易使人迷失,只有简单化后才利于人们理解和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间和精力成为人们的稀缺资源,管理者的时间更加有限,许多终日忙忙碌碌的管理者却鲜有成效,究其原因正是缺乏简单管理的思维和能力,分不清“重要的事”与“紧迫的事”,结果成为了低绩效或失败的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之道就是简化之道,简化才意味着对事务真正的掌控。简单管理对于处于转型和成长时期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凡的意义,但简单管理本身却不是简单。奥卡姆剃刀定律也认为: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一些人动辄以“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来概括简单管理,但又有几人能若庖丁般游刃有余?我们所知道的一流的企业家无不抱着异常谨慎的态度经营企业,如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论断、张瑞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以及任正非一直所担忧的“华为的冬天”。可见,简单管理作为一种古老而崭新的管理思维和能力,蕴涵着深刻的内涵。


121、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英文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122、海格力斯效应

人生在世,人际间或群体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最后,只会堵死自己的路。这就是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会使人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之中,错过人生中许多美丽的风景,再没有真正的快乐,在没有新的进步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

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诲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他顺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好家伙,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两人出于误解或嫉妒,闹了矛盾,你若想报复对方,便会加深对方对你的仇恨.于是他会更挖空心思地加害于你;你若再不罢休,他会更恶毒地报复你,直到两败俱伤。


123、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HU霍布森UH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上一个条件,即只许挑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无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人们自以为作了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是一个陷阱。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一个小选择、是一个假选择,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

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启示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前途。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改变就必须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另一个启示是:如果管理者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别人,必将扼杀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别人的创造力。一个企业家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很容易出现“霍布森选择”的局面,甚至出现“矮子里拔将军”的惨淡状况。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了意义。用一个呆板不变的标准来要求员工的管理者,会激起员工的不满与愤怒。管理者应该不要使员工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更不能把他们约束在任何一张无形的铁床上。


124、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了人们的一 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 ,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人们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了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缺乏激情去对待事物,也降低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导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即使最终成功了, 自己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值得去做的、愿意去做的事情,并把它当自己的奋斗目标。

不值得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

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 ;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125、异性效应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异性效应有自己发生的条件。在一个集体中,异性人数的构成,无论哪一方,不能少于所需要的最低比例——百分之二十,而且,年龄要相差不大。随着学生身心走向成熟,特别注意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寻求机会表现自己。在异性面前,重视个人的容貌和装束,更强烈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本身便是一种道德约束力,异性效应的道德教育机制,关键也在这里。


其他心理学小常识

1)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

2)重复定律

任何的行为和思维,只要你不断的重复就会得到不断的加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只要你能够不断地重复一些人、事、物,它们都会在潜意识里变成事实。

中国有很多关于重复的故事和词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铁杵磨针”有人说,世界上就怕"重复",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做,最终会不简单。重复对一个人来说,也许是厌倦,也许是享受。在没有目标的人眼中,"重复"是漫无天日的煎熬,在有目标的人眼中,重复是迎接光明之前的短暂的黑暗。在重复中,我们可以获得经验,在重复中,我们的人生会发生蜕变。经过不断重复,我们就能破茧成蝶,我们的人生将会得到升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快乐做!

3)累积定律

很多年轻人都曾梦想做一番大事业,其实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灾难都是累积的结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辐射定律

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影响的并不只是这件事情本身,它还会辐射到相关的其他领域。物理界的电磁会辐射,事情也有辐射作用。

5)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其他相关的某个地方入手,而不只是专注于一个困难点上。类似于蝴蝶效应。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处在纵横联系之中,积云成雨,说的是云与雨的联系;水涨船高,说的是水与船的关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由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因而不同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影响到周围的众多事物。人们以事物间存在普遍联系这一客观事实为依据,得出了"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的运用要依赖于较强的联想力,物理学史料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无一不具有很强的联想力。

伽利略观察吊灯而发现摆的等时性、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的作用、瓦特由水壶盖被顶起而发明蒸汽机……他们都是由一个小的现象得出了一个大结论,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就是由此触发而想到万有引力。

故事是这样的:

牛顿在他家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首先想到苹果为什么不飞上天而降落到地上呢?他认为苹果都会落回地面,与高度无关。他接着想到,苹果如果长在月亮那么高处,也会落回地面,但是,月亮为什么不落回地面呢?他又想到在山顶上把一个炮弹发射出去,炮弹将以曲线轨道落回地面,发射速度越大,炮弹落的越远,如果发射速度足够大,炮弹就会绕地球旋转,永远不落回地面。接着,他想到,以足够大的速度绕地球旋转的炮弹多么像月亮,可是又为什么不飞离地球呢?一定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力。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万有引力思想。

同样的道理,相关定律还可以用到环境问题上。环境问题不单单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生存空间的境况问题。因而,一定空间范围内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的破坏,必殃及其他人、其他单位。同样,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重视,消除破坏环境的因素,必将使大家共同受益。正是由于这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使得相关性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大力培养洞察事物间相关性的能力,善于抓住事物和问题的关键,寻求从小处着眼来解决大的问题。

相关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不知如何处理。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驻足不前,绞尽脑汁也不知如何解决;而有的人转换思想,从与之相关的事情着手,最终使问题迎刃而解。显然,后者是运用了相关定律。当你学会运用相关定律,你就会去观察与之相关的事情,从一些小事上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顺着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顺藤摸瓜,最终解决你所面临的大难题。

6)专精定律

专精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所以无论你做任何的行业都要把做该行业的最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时候,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地成长。

专精定律即一学定律。一者,谓专精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谓之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纯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其一,至精、至专、至纯,大道成矣。此自然界生产力之不二法则。

自古胸怀大志,能一者必成千古圣贤。黄帝曰"守一",唐尧曰"惟精惟一",管子曰"专一",老子曰"贞一",孔子曰"精一",释迦牟尼曰"一境"(三昧),耶稣曰"树一、恒一"(十字),穆罕默德曰"独一无二",商羯罗曰"不二"。

天地之间能得一、得专精者方能大成,所以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老子说的一是大道的纲纪,即专精,惟精惟一,也是大道的用(大道的体是五德)。

心能得一、专精,需要用五德(仁、义、礼、智、信)来养五气(神、意、魂、魄、志),五气精纯、充足时心才得以专一而生心术,乃得一技之专长。

五气之重在于养志,鬼谷先师说:" 志气不过是欲望的使者,欲望过多了,则心力分散,意志就会薄弱,就会思力不畅达。如果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多;欲望不多,意志力就不会衰弱;意志力不衰弱,思想就会畅达。思想畅达则心气和顺。心气和顺心中就不会烦乱。"。所以志大神足,神足意满,意满生魂,魂生魄强,大志者五脏得养,人得以和顺,涵养得以高深;大志向者,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之得失;胸怀大志者意志坚定、唯求精专,可谓一心一意,壮志可酬。

古有胸怀大志者陈涉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国志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管仲先师问曰:"能专乎?能一乎?"。

7)相信法则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马云说:“相信相信的力量”有一个成功减肥的例子:

知乎上一个网友过去一年体重直线上升,胖到亲妈不认,几乎每个人见了第一句就是“你胖了”,一开始不以为然,到后来刺激累计最终爆发,他突发奇想“我要让每个人见我第一句话是你瘦了”。在那之后我拼命减肥,并在脑海想着人们看到他瘦了之后惊讶的反映,搜寻各种方法减肥,运动+节食。结果是:体重从180+到不到140,4个月瘦了40斤+。日思夜想的画面,真的出现了,大家都特别惊奇他的改变。

8)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以教学管理为例。不同的学生,其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如果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以成人的要求,特优生的标准看待一般的学生,看到的永远只能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做不到对学生真诚以待的。如果老师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那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就会变得高大。有了这种感觉,老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就会发自内心,对他们的期待就会非常真诚,学生自然就能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真诚。

有一位年轻的女实习老师在接手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时,这个班的班主任对这位实习老师说:"班里有一位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脑子很笨,考试经常拖全班同学的后腿。"这位实习老师上课时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个所谓的"笨孩子"。她发现这个孩子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闷闷不乐。

于是,她走过去对这个孩子说:"我刚才听你们班主任老师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肯努力学习,你就能成为咱们班最优秀的学生。"这个孩子听了实习老师的话,眼里闪出一丝光亮,后来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绩节节提高。

半年后,当那位年轻的实习老师来学校执教时,这位调皮的孩子果然成了班里的学习尖子。连他以前的班主任对他的变化也感到惊奇。

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其发展的能力、方向都不完全相同,对于同样的问题,或是同样的结果,放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就是在同一个学生身上,老师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学生原来还可能是那么出色。

因此,老师必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些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样,学生的才能就能充分地展示出来。老师对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对学生就会增添欣赏与喝彩,减少轻视与指责,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就会充分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

9)零和博弈情绪定律

情绪定律告诉我们,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动物,而且任何时候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兴高采烈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手;情绪一落千丈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顺心,什么都做得不好。其实,这就是情绪的强大影响力。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曾因自己的情绪变化,差点造成他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0)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古语言:"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这是生命运行的必然衍生。只有辛勤耕耘、矢志不移的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地位、名利和成功。了解这个道理后,相信那些失败的人在抱怨自己运气差的同时,一定也会总结一下自己曾经的付出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收获。的人一生获得无数次成功,有的人连一次成功的滋味都没品尝过。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失败的人抱怨自己的运气差,甚至将其推脱给客观条件或外在因素;成功人士在总结经验时,经常要提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好运气,但同时也强调了重要的一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点,它有力地向人们诠释了因果定律的关系。

11)替换定律

替换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是负面的习惯,我们是无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种新的记忆或新的习惯去替换他。

超级替换,让消极暗示滚开。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听众--潜意识,你必须说它听得懂的语言,否则,它可能对你不理不睬。想成功就要给自己正面积极的暗示,这类语言的特点就是不带否定词,如果你说"我不怕",就很难完全改变潜意识里的想法--其实你还存在恐惧心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给自己的暗示带有否定词,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你应该做的是用另一种新的,而且是积极的言辞来代替消极的言辞,比如"我很勇敢"之类的肯定语句,并且只有当你投入所有的情感时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有人说:"我们的神经系统非常'笨',你肉眼看到高兴的事时,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你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苦闷的反应。"因此,我们有必要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让自己的神经系统保持积极。

12)显现定律

显现定律就是说,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如果你相信你有机会成功,那么你就一定能看见机会,只要坚持下去,你也一定可以成功。

13)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带有一种需求。尊重并满足对方的需求,别人才会尊重我们的需求

马斯洛——人生五大需求

(1)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14)挫折效应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人往往会由挫折和苦难得到更大的考验和提高。

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人人都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

一般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不顺利、人际关系的一时误会和摩擦、恋爱中的波折等,固然会引起不良情绪反应,但相对而言,毕竟是区区小事,影响不大。但严重的挫折,会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者引起紧张、消沉、焦虑、惆怅、沮丧、忧伤、悲观、绝望。长期下去,这些消极恶劣的情绪得不到消除或缓解,就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变得消沉颓废,一蹶不振:或愤愤不平,迁怒于人;或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或导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也有的人可能轻生自杀,行凶犯罪。

在生活中,没有人能够抗拒挫折。我们既然无法抗拒挫折,就应该学会把挫折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因素。就像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所说的:“我们应该像常青树一样学习怎样去适应,怎样弯下它们的枝条,怎样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情况,去学会吸收挫折,而不是反抗生活中的不顺。”

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因而,他被老板解雇。正在他灰心丧气、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也许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来。”

于是,他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

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利用挫折体现了自己的另一番价值。挫折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和一种个人体验,各人的耐受性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仍然能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的人稍遇挫折便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甚至痛不欲生。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多大的挫折都能忍受,但不能忍受事业上的失败;有的人可以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却不能经受生活中的不幸。

当你处在顺境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反省自身,弄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总结和改进。所以说,挫折就是人生的催熟剂,我们都应该感谢挫折,而不是躲避挫折。

首先,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树立自信心。只有拥有了自信,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惊慌失措、一蹶不振。要调整个人抱负,使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容易使我们遭受挫折。我们既要注意不盲目自信、对自我评价过高,又要注意不能在经受较多失败经历后,对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弃、萎靡不振。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纳自己的现状,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在建立大目标的同时,把大目标分级为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以这些小目标的实现来增强自己的成功体验,最终实现大的目标。

再次,对由于挫折所产生的愤懑、仇恨和敌意、自责或悔恨等消极情绪,我们要积极调节,使自己较快地从挫折情绪中走出来。但是别忘了分析挫折原因,对自身的缺憾进行纠正,否则难免重蹈覆辙。

15)惯性定律

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

小车往前行驶,当刹车时,车辆还会向前滑行,这在物理学中叫惯性。人的心理活动也有惯性现象,当一个人说“不”时,他会一直“不”下去;当一个人说的“是”越多,就越会答应某一件事。参加过会销课程或者一些培训课程的朋友应该很有印象,讲师不断地说对还是不会?是还是不是?下面的人一直在喊对!是!对!最终都成交了!

—END—

· 阅读需 46 分钟

1、吊桥效应---刺激的条件下,我们更容易爱上对方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吊桥效应”,是指当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觉得,自己是爱上了对方,这是爱的感觉。

比如:两个人去坐过山车、去看刺激的电影、去蹦极、去鬼屋等,通过外界的刺激能让人进入感性的状态,让彼此因为偶然的事件分泌出更多的爱的多巴胺,并认为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对方。大家是不是也有意无意的经历过这个心理效应呢?和对方约会一起去看了一个恐怖片,结束了是不是觉得好像对对方感觉还不错?

提示:我们可以利用“吊桥效应”让对方对我们心动和爱上我们。


2、“霍桑效应”---被关注下的用心表现

霍桑效应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梅奥提出,是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比如:在没有女生的场所,男生通常都不修边幅、举止随意,但是一旦这个场所有女生存在,他们就会注重形象,因为他们感觉自己会被异性关注,所以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

提示:放在两性相处中,如果运用的恰当,能够改善情侣之间的关系,让对方成为你理想中的爱人。你经常夸奖伴侣,关注他的需求,给他鼓励和信心,他就会希望努力表现好自己,得到你更多认可,对你更好,让你越来越满意。


3、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的产生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比如:第一次约会,刚加上好友你的头像和朋友圈给对方的印象,都很重要。所以,平时要维护好你的朋友圈,打造好自己的形象,第一次见面要表现好,注意打扮,注意细节,男生注意绅士和礼貌。千万不要,没有好好打扮状态不好,勉强见面。

提示:正是因为首因效应,所以男女之间一次见面显得尤为重要。


4、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很重要

近因效应是心理学家A·卢琴斯根据实验首次提出,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我们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会占据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被称为“新颖效应”。

比如,失恋分手,对方肯定因为对你印象不好才会选择分开,那么,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贸然纠缠,不然只会加重他对你的坏印象,要一点点的努力尝试改变他对你的最后印象。为了后面的挽回,不如想想看,怎么样利用分手时候的少量有机会的接触,给对方留下最后一个好印象,以便于后面的挽回策略实施。

提示:近因效应强调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印象受到最近一次接触的影响很大。


5、幸福递减定律---“七年之痒”的魔咒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幸福递减定律”,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况下从某物品中所得的满足,会随着物品增多而减。

正是在这个定律作用下,相爱越久,相处越深,对另一半的心理期望值就越匮乏和不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现象的出现。

提示:我们要认识规律,一方面要不断的持危机感,为自己的爱情不断努力,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幸福的时候,未必是你真的不幸福,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你一直幸福着,所以“幸福递减定律”让你慢慢对幸福的感知降低了,要珍惜当下的幸福。


6、沉没成本效应---投入越多越不愿放手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如时间、金钱、精力等。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既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要看自己对这件事情上的投入。

所以,有的人宁愿浪费时间,也要坚持看完无聊的电影;有的人明明投资了亏本的生意或者股票,也不愿意放割肉,都是因为已经投入太多,沉没成本过大而难以割舍。

提示:如果你想让一个人离不开你,那就尽可能让他为你多花一些心思,不管是金钱、时间还是投入的爱,因为他一旦投入了这些不可回收的成本,他就会变得计较和不愿意放弃。


7、皮格马利翁效应---好男人都是被夸出来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即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它作为一种心理学启示就是,你的赞美、夸奖和愿望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让被期望者在无形的力量助推下,按照你的期望去做。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就能让另一半成为你所期望的样子。

比如,包贝尔夫妇,包贝尔曾在节目中坦言,自己曾经比较自卑亲妈都质疑他长这样,怎么能考上电影学院?但是妻子包文静却直默默支持他、鼓励他、夸奖他,认为他是最帅最棒的,这让包贝尔渐渐找到了自信,也激励他不断变的更优秀。

提示:好男人都是被夸出来的,一些女生愿意去责备自己的男人,结果男人越来越糟糕。其实应该多去夸奖他。


8、禀赋效应---人类的损失厌恶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当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这说明人类天生就对失去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情节。

禀赋效应在感情中最恰当的体现,就是《大话西游》中经典的那句“曾经有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余此”。

提示:挽回爱情中,这个效应很有效。


9、墨菲定律---担心害怕的事情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是指你越害怕发生的事情,越可能发生。

爱情中的墨菲定律,当你怀疑对方出轨,很快就容易会发现真的有第三者的踪迹;当你认为这段感情很累,有预感它不会走到最后,没过多久你们就会分手;你害怕失去他,对他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结果往往更容易失去他…因为当你害怕一件事的时候,你就更可能因为害怕把事情搞砸。

提示:与其担心男朋友会离开自己,天天纠结他是不是不爱自己了,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不如让自己变的感觉积极,让自己变好,因为你的会让自己看起来不自信和糟糕也会给对方压力,更容易导致感情出现危机。


10、亲密关系的奖赏理论---两性吸引力法则

相互依赖理论的倡导者乔治·莱文杰认为,亲密关系提供的奖赏(比如令人愉快的相伴、性满足、安全感和社会地位)能提升吸引力,而亲密关系付出的代价(如惹人生气的矛盾,投入亲密关系的时间和精力)则会减弱吸引力。

简单点理解就是,在一段爱情中,你能为方提供的愉快感受、幸福体验以及社会性帮助等越多,你的吸引就越强。相反的如果你们经常吵架,你也并没有努力去维系这段系,那么你能够吸引对方的点就在逐渐减少,至到趋近于0,感情走向破裂,他主动向你提出分手。

提示:在爱情中,要努力的给提供奖赏给对方,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收获大于失去的,这样感情才能稳固。


11、蔡格尼克效应(又称契可尼效应)---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契可尼效应又叫蔡加尼克效应,是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在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放在爱情里,为什么被分手的总是容易走出来念念不忘,因为提前结束,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所以会有执念、不甘心和懊悔。那些“未完成”的爱情就这样被美化、被滤,好似他就是你的命中注定。用句《红玫瑰》的歌词最恰当不过“得不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才有恃无恐”。

提示:正确理性看待失恋,到底是不甘心还是真的爱他,同时挽回爱情中,也要利用此效应,努力让对方不甘心。“欲擒故纵”是吸引异性的经典套路,背后的原因可能你也知道: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在心理学层面上来讲,这是一种记忆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12、爱情三角理论---幸福婚姻的秘诀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过经典的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完美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是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提示:爱情中,要尽力的维系好三要素。


13、投射性认同---强迫别人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爱你

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克莱因提出,是指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的模式。

简单点理解就是,我认为你应该采用某种方式对待我,然后我把这个我认定的西投射到你身上,对方一旦认同,我才会感觉到爱情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这种其实就是强迫别人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爱你。

提示:应该避免这种恋爱观,不要强迫别人必须以你的方式来爱你,这样对方辛苦,感情也很难长久,感情是需要双方都付出和互相理解的。


14、边际效用递减效应---爱到七分刚刚好

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是指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兴奋程度就下降。

比如:给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半块面包,他会别满足,但是当你不断的给他面包,他也已经吃饱的时候,他的那种愉悦感就会降低,相反的还会产生不适感和厌烦感。

提示:放到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你对伴侣没有节制和底线的去爱、去付出时,他就会从开始的珍惜渐渐变得麻木和无感,甚至根本体会不到你的用心,这也是为什么爱一个人要像煎牛肉,爱到七分刚刚好,剩下三分留给自己。


15、凡勃伦效应----不要让爱变得廉价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增加.

即商品价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才说“同样的款式和衣服打折的时候没人买,涨价的时候都纷纷来抢”。

提示:在爱情中这种效应体现在,当一个人对你百般讨好,你可能心里就会认定他的好是廉价的,是不值得投入心思的,所以,在爱情中切忌靠讨好对方和主动来维系关系,因为你可能会让自己看起来更不值得被爱。


16、身体接触的黏性作用----亲密互动的作用

经心理学研究表明,身体接触会影响到脑内催产素、多巴胺等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都有相应的影响。

简而言之,身体接触能有效提升两人的亲密度。所以无论是正处于热烈期的男女,还是经相处多年的老夫老妻,多去拥抱、亲吻、牵手,利用身体接触的黏性作用,能够让感情更亲密无间。

提示:喜欢他?不如多制造一些不经意间他身体接触的机会,假装跌倒时候抓住对方的胳膊,走路时触碰到对方的手臂。


17、恋爱移情作用---把爱人当成救世主

“恋爱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力求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就像很多女生原生家庭不幸福,就将对家庭圆满的渴求和自身境遇的解救投射到另一半身上,把对方当成了医生和救世主,而自己俨然就是那个急于得到救治的病人。

提示:我们要认识到,他只是你的恋人或者爱人,而不是你的父亲,不能像父亲一样爱你,所以,你最好也别过于无理取闹。


18、差异化自我补偿心理---爱上本不可能的人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

最简单的例子就个盲人一旦眼睛看不到,他的听觉就会异常敏锐,会补偿视觉的缺陷。那么,放在爱情中,也存在着这种补偿心理,并且是差异化自我补偿,就是,我没有的,或者是我期望得到的,希望通过爱情和伴侣来得到满足和补偿。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乖乖女会爱上混社会小哥,因为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那部分叛逆,会成为择偶时特别吸引她的点。

提示:怎么样让他更喜欢你?想想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差异化补偿?


19、得寸进尺效应----一无底线的爱,养出贪婪的“寄生虫”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拜访一些家庭,两次请求他们答应挂上招牌,第二要比第一次带去的招牌更大,且不美观,结果,第一次同意挂招牌的家庭有55%第二次依旧同意,而开始就表示反对的家庭只有不到17%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这就是得寸进尺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要塑造前后一致的形象,即使对方要求很过分,却还是会愿意继续下去。在爱情里,反映这种效应的现象有很多,比如,男女交往时,有些人对伴侣的要求开始就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没想到后来却一发不可收拾,对方越要越多,越要越过分,完全就是贪得无厌。

提示:爱自己的伴侣没问题,包容理解没问题,但也要有自己的底线,步步妥协退让,只会让他变本加厉。


20、定型效应---择偶的刻板印象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

在两性相处中的刻板印象,最常见的是,比如,看到女孩穿着大胆开放,就会觉得她很随便,不是好姑娘;看到一个男孩肌肉发达,就认定他肯定头脑简单;看到一个女博士,就猜想她肯定不好相处,很无趣。

提示:要用心的好好去了解一个人,不要被自己的刻板印象所迷惑,看起来的老实人未必不是“渣男”,看起来的不靠谱的人,也未必不是你的 Mr Right.


21、阿伦森效应---被欣赏的力量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

说简单点,就是人们都喜欢被不断鼓励和夸赞,讨厌赞扬的减少甚至不被夸奖,这会直接导致挫败心理。

提示:在爱情中,要给予另一半鼓励和肯定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在阿伦森效应下,他会很受鼓舞,更加爱你。


2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棒打的鸳鸯,越打越爱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棒打的鸳鸯,越打越牢”,在长辈强烈反对下的情侣,一般都很难被拆散,而且随着父母的干涉,他们在对方的眼里变得无可取代,感情也更加紧密深厚。

提示:他有小三?你去破坏他们?那你很可能中了小三的奸计,并且这样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反而让他觉得小三才是真爱。


23、暗示效应---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才会真正被爱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提示:你希望对方更珍惜你、爱你,那么你就要行为言语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和自信,这样潜移默化的暗示中,对方就会觉得和你在一起他很满意,你是值得被好好去爱的。相反一些女生,总是在爱中自卑,久而久之,男生会觉得你真的不够好。


24、巴纳姆效应---对号入座

巴纳姆效应,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模糊的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而主观验证能对人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他们想听到自己希望听到的,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所以会从那些话语中找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信任。例如,星座解读、算命很多都是巴纳姆效应的作用。

提示:利用巴纳姆效应让对方觉得你很懂他,增加好感度。


25、谄媚效应---认可对方会获得好感度

谄媚效应是心理学中针对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总结出来的心理现象。

当一个觉得自己非常出色,是个优秀的人,你去认可他他会觉得很受用。

提示:他是一个很看重事业,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很满意的人,你不如多和他聊聊工作,多去请教他下,让他觉得你是认可他的能力的,他会对你更有好感。


26、多看效应---日久生情不是没道理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也叫重复暴露。出现的越多,对方越可能喜欢上你,前提是首因效应要不错,至少对方不反感你,否则见面次数越多,容易越招对方反感。

提示:对他有兴趣?作为女生不知道怎么样接触?多在他前晃悠吧,多出现!


27、古烈治效应---男人出轨的缘由

心理学家把雄性的见异思迁倾向称为“古烈治效应”,后来它就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淡旧)的著名心理学效应了。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提示:男人确实比起女人更容易出轨,不要去随便考验男人,也要多让对方投资,多培养舒适感,避免出轨的发生。


28、博萨德法则---异地恋为什么会渐行渐远

博萨德法则又称“爱情与距离成反比效应”。如果恋人天各方,又不能经常见面,彼此的感情就会逐渐变淡。男女间的物理距离太大也可以导致心理距离的疏远。可以说,距离是爱情的头号敌人,心理学上将其称之为“博萨德法则”。

提示:异地恋一直是长期关系的大敌,能不异地尽量不要如果非异地不可,也要争取多见面。


29、恶魔效应---恨屋及燕,偏执型否定

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在爱情中,情侣之间分手或者吵架,这种恶魔效应将发挥作用,就是明明曾经他对你好过,身上也有优点,但是分手后,负面情绪完全掩盖了理智思考,觉得对方整个人都是错误,一提到他甚至都气到不行。

提示:进入恶魔效应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找到你的“光点”,用光环效应抵消掉恶魔效应。


30、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爱屋及乌,缺点也可爱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是种爱屋及乌的现象。

爱人之间最常出现这种光环效应,尤其是热恋的时候,觉得对方身上都是优点,连缺点都变得可爱。而实际上,我们开始只是因为这个人的优点喜欢上这个人的,经过光环效应的放大作用,才使得我们的双眼蒙蔽,认为对方身上优点要远远超过缺点。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你,在他追求你的时候,你的一些点在他眼里是优点,分手的时候,你的同样的点可能他就觉得是缺点的原因。

提示:也许你有很多缺点,但你要努力至少让自己有一个闪光点,这样基于光环效应一样可以赢得爱情,比如男生学习不好,没钱,但是打篮球很厉害;比如女生外表一般,身材一般,但是性格很好。你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31、不值得定律---不要让恋人觉得你不值得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在感情里,不值得定律也很常见,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一个男生不够喜欢女生而勉强在一起,心里就会觉得不值得,这样后面即使在一起,也会敷衍了事,对女生不会好。

提示:如果一段关系的开始和走向,你已经进入了对方的“不值得”定律里,你就要当心了,这个时候,你对对方再好可能都没用,他会觉得你不值得他爱。


32、羊群效应一大家都喜欢的,自己也会觉得好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爱情中,不少人的理想伴侣、梦中情人,都是身边那些校花校草、或者工作单位里许多人追捧的异性。现实中,也有很多朋友帮朋友去追某个人,最后自己喜欢上那个人的例子,就是受到这个效应的影响。

提示:基于羊群效应,想让去追求一个人,比起直接简单的示好和追求,让他从侧面感受到你很受欢迎,也许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33、延迟满足效应(糖果效应)---爱情要细水流长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

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迟延满足效应或称糖果效应。

提示:延迟满足效应给我们爱情中的启示是,在和异性交往,时要懂得循序渐进、细水长流,慢慢在发展感情,一开始如果激情太快,比如过快在一起,过快发生关系,天天电话没完没,很容易后劲乏力,很快分手。


34、斯德哥尔摩效应---让他更爱你就要伤害他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感情中,我们常常会爱上伤害我们的人,对那个人念念不忘、深陷其中,明明知道他虐你、伤你、践踏你的感情,甚至有家暴、外遇等感情中不能允许的行为,但你还是放不下他,自我感动的认为这种带着疼痛的爱情才是真爱,最终你变成了“爱情的囚徒”,实际上你只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提示:有的时候,我们想让他更爱自己,就要去伤害他,让他寝食难安和患得患失。


35、空白效应---学会给对方独处的空间

“空白效应”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两个人相处也需要空白效应,如果每时每在一起,就会渐渐心生厌倦,这时候就要学会给彼此独处的空间和时间,确保一种在一起也各自独立的状态。

提示:爱情是需要空间喘息的,彼此时刻的连体婴,每天定时的电话粥,选择给彼此空间,是让爱情更长久的一个秘诀。


36、刺猬法则---爱情也需要保持合适距离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这就是“刺猬”法则,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爱情中的两个人有时候跟刺猬很像,需要相互拥抱取暖,但是距离太近、太过亲密,又容易刺伤对方,这时候掌握好合适的相处距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距离需要在彼此磨合中掌握,是一种双方都舒服愉悦的状态。

提示:哪怕是再亲密的恋人,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和底线,要保持适离,这样反而会减少更多的矛盾。


37、安慰剂效应---无用也有用的“治疗”

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

失恋的人很痛苦,这个时候有个人来追求自己,哪怕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也会给自己以安慰剂的效应起到疗伤的作用。

提示:切记啊,别成为了别人疗伤的“安剂”,帮了别人疗伤,却不是人家最后真正需要的。


38、反弹效应(白熊效应)---越忘记越难忘

反弹效应也叫白熊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有时会觉得思维与我们自身好像不是一个整体的,人们的典型反应是努力去忘记,越容易想起。

失恋时这种反弹效应最常见,分手后痛不欲生,想要彻底放下对方,逼着自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强迫自己放下和走出来,结果却适得其反,越想忘掉,过去的回忆越历历在目,越渴望与对方复合。

提示:很多时候,不逼着自己忘记和放下反而是走出来的开始。


39、禁果效应---禁止的爱,致命的吸引力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就像为什么有的明明知道是道德禁止的爱情,却偏偏还是会对婚外恋、地下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或者有些青少年早恋,父母和学校越明令反对,他们越想要偷尝禁果,这都是禁果效应的反映。

提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与其处处看着男人,不如努力做好自己,以防止让他产生禁果效应反而更容易出轨。


40、贝勃规律—凡事过犹不及,懂得掌握尺度

贝勃规律是社会心理学效应,指的是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她)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放在爱情里,举个典型的例子,一个女生平时对男友照顾的无微不至,又是洗衣做饭,又是打扫卫生,如果哪天稍微休息,或者没有及时准备晚餐,男友就觉得不满意,挑剔她做的不好,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提示:贝勃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凡事过犹不及,对另一半不要开始好的度太大,要学会张弛有度,否则人都容易变得贪心和不满足,以后他就变得不在乎。


41.恋爱中的“墨菲定律”:你越在乎他,越容易表现不好。

你会发现,当你越在乎一个人时,你的得失心就会变重。你越爱他,就越难以自控,越容易导致表现减分。而当你抱着平常心,正常发挥时,你的个人魅力反而会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容易获得对方的青睐。这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喜欢总是支支吾吾,玩玩却是妙语连珠”。


42.投射效应:为什么你总是要求别人“懂你”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容易将自己的特性,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对方也跟自己有着一样的感情、意志、特性。比如,你对待他人的示好从不拒绝,于是你会怀疑爱人同样在外面“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从而按照自己的猜想,不断寻找证实猜想的蛛丝马迹。

—END—

· 阅读需 12 分钟

鸽子,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喜欢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是一种广泛活跃在广场、表情包、汤里的动物。

放鸽子,一种象征和平的仪式,后被引申为爽约、不守承诺。 是一种让人对此结果和造成此结果的借口都让人感到“意外”的现象,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引申,还真有科学依据:

Docusaurus Plushie

我国最早对放鸽子的记载来自清朝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边记录了一个打算放别人鸽子结果被别人放了鸽子的故事,我的古文素养大概只能总结到这:

Docusaurus Plushie

现如今鸽已经成为都市青年的常态,且表现形式丰富:迟到属于小鸽,缺席属于大鸽,一个人鸽叫独具一鸽,一群人鸽叫鸽显神通...

Docusaurus Plushie

这些鸽人总是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朋友:生活就是一切都想不到,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每次鸽完,难免都会被人诟病,长此以往很费朋友。

鸽鸽这么可爱,怎么能人人喊打呢!我结合学术大佬的实验理论思想,利用多年来鸽与被鸽的经验,教大家一些你可能想象不到的科学放鸽法!

一、初级方案

初级方案属于技术难度低的方法,也比较容易想到。适用于乳鸽们。只要你脸皮够厚,就没什么人你鸽不了,但杀伤力较大,属于伤敌一千自损15的类型。

1、薛定谔鸽法

薛定谔认为,将一只猫关在密闭容器里。密闭容器中存在衰变元素,如果元素衰变,猫就会死;如果不发生衰变,猫就活着。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我们在没有打开盒子前并不知道猫的状态,因此猫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除非打开盒子,才有确定的答案...

Docusaurus Plushie

所以薛定谔的鸽法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在赴约之前,对方也不知道你到底鸽不鸽。

一旦有人问你来不来,你就回复这个表情包

Docusaurus Plushie

此图巧妙地将自己置于鸽和不鸽的叠加态。说你来,但图上有鸽,说你不来,文案又说来。事后无论对方怎么责问,你都有正当理由解释。

最后,对方只有到达约定现场,你的叠加态才会坍缩,对方才明白你到底来了没。

此法既能让你成功鸽掉,又能让人体会到量子力学的魅力!推荐!

2、牛顿第一定律鸽法

教材上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引申到鸽子领域后,表述即为:任何人都要保持按照计划运行的状态,只是外力迫使我改变计划变成鸽态。

基于此,牛顿第一个鸽法的常见开头都是:

本来我要来的/我本来都出门了/我本来计划好的

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原本计划非常完美和无懈可击,显示自己的诚意。然后话锋一转,强调外力的突然性和想不到:

结果老板突然找我/小区地震了/我家猫秃了

借外力改变原本的计划,让自己也变成了受害者,不得不变成鸽子保卫和平。

此方案使用一两次无伤大雅,多次使用可能你家猫会不开心。

3、阿尔茨海默鸽法

这个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无中生病,引病上身,学会失忆。

要点就在于一定要掌握失忆的时间,要是聚会还没开始就跑到群里装失忆,反而会被迫重新回忆

Docusaurus Plushie

一定要等到聚会结束,再到群里一顿自我责备,将自己置于智商的洼地里,如果还能加上几分社畜的无奈感,会显得更加动人。

Docusaurus Plushie

此方案的要诀是勇气,你要敢于自己骂自己鸽,才能让朋友无鸽可骂。

二、进阶方案

进阶方案,重点是似鸽非鸽,让朋友好像能够想到,又好像想错了,所谓“怕你鸽,又怕你不鸽”。所以以下方案对朋友的伤害比初级方案低得多,起码能维护你生而为人的体面。

1、罗森塔尔鸽法

Docusaurus Plushie

从罗森塔尔的方案我们可以获得灵感:要懂心理暗示和心理预期。

在最开始约的时候,你就要表达出自己很想来,但存在来不了的可能。在前期铺垫足够多的心理暗示,充分表达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鸽的水到渠成。

Docusaurus Plushie

这时就会降低对方的心理预期,有了被鸽掉的心理准备。等到了那天,真的被鸽掉之后,对方就会有一种“我早就知道”的感觉,被鸽的心安理得。

2、巴甫洛夫鸽法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子送食物前先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即便不再给狗子食物,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子就开始分泌唾液。

Docusaurus Plushie

这培养了狗子的条件反射。所以你也可以试着培养朋友们的条件反射——你一鸽,就给大家打钱。

Docusaurus Plushie

久而久之,大家一听到你鸽,就知道有钱,就会开心,得到了鸽=快乐的条件反射。此后哪怕你不发红包了,大家听说你鸽,也会快乐。

此时你已经达到了人鸽合一的状态,从此诺贝尔和平奖就是诺贝尔和你奖。

如果有朋友想要实验此法,可以加我微信。

3、芝诺的鸽法

芝诺悖论的观点是,“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

Docusaurus Plushie

在赴约前对方问你到哪儿了,可以通过汇报的方式,无限逼近赴约地点,但就是永远到不了,成为芝诺的悖论里的鸽子。

常用话术为——

我出发啦一会见!谁迟到谁请客啊!

出门发现忘记带充电宝了我回家拿一下!

我路上有点堵车可能会晚点到!

还有一站路就到了!马上马上!

放心我再拐个弯儿就到啦!

啊你们已经聚完了那就算了吧!

总之要表达出自己无限努力的样子,但由于有芝诺悖论的存在,自己也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直到大家聚餐结束,才发现又被你鸽了。

三、高级方案

高级方案是我20年来摸索出的最巧妙方法,你们肯定没想到过!一旦使用,自己也不用费什么力气,但能让对方鸽的心服口服,无法反驳,甚至意识不到是谁鸽了谁。

1、递归鸽法

递归的核心在于层层递进,不断寻找双方时间的极限值。等到达一定时间,对方表示拒绝时,表达出不是我不想来而是你没时间的观念。

常见的递归鸽法聊天手法有:

Docusaurus Plushie

如此一来,就能顺利成章将锅甩在他头上。留对方在眼花缭乱的操作中背起鸽子这口大锅。

但此方案不适用于那些几点约都能约出来的游手好闲之人。

2、袁隆平杂交鸽子法

大家都听说过袁隆平爷爷的杂交实验,我们放鸽子也可以运用这种交叉精神。

比如我同时约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5点公园见,但我不去,同时鸽掉她们俩!但她们俩见面后也可以一起玩。

Docusaurus Plushie

也就是说我虽然放了两个人的鸽子,但她们两个都没有被放鸽子!这么一琢磨简直太美妙了:自己爽了两次,别人也没有不快。非常AMAZING!

而且如果你爽约的两个人都是单身,那你甚至都不能叫鸽了,得叫月老啊!

—END—

· 阅读需 63 分钟

悖论是指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可以引发我们对于逻辑、哲学、伦理等方面的思考,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思辨能力。本文将为你介绍世界十大悖论的内容和解读,让你感受一下烧脑的乐趣。后续悖论为补充。


  1. 电车难题

引用: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

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1. 空地上的奶牛

引用: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 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 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 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 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 问题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Docusaurus Plushie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1. 定时炸弹

引用: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 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 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想实验之一。几年前,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有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故事:

一个朋友是相当于一级的领导。一次他办理一个绑架小女孩的案件,罪犯送来小女孩的手指勒索钱财——影视剧中常见的情节。不过下面的故事却很不常见。罪犯约定了无论钱是不是到手都要撕票,罪犯A去取钱,如果罪犯A在22时不回来集合,其他罪犯就撕票潜逃。

朋友只好把A抓回来——让他拿钱回去就等于害死了小女孩。问题是时间紧迫,A这小子是知道一点法律的,他认定说不说都是死刑,不如不说,说不定找不到证据,还能留条活路。所以审讯室里出现了奇怪的场景:审讯员手脚冰凉、头顶冒汗,罪犯却神态自若,从容以对,时不时地露出狰狞的奸笑。

时间在流逝,每一秒钟都生死攸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朋友打发其他人离开,独自负责审讯,并且声明有其个人对结果负责。

朋友拎出一把菜刀,按住A的一个手指,微笑着说:“我只问你一遍:小女孩关在哪里?”

A显然对这种威胁不屑一顾:“我真的不知道你问什么。”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一根手指掉在地上。

在A的鬼嚎声中,朋友按住他的另一根手指,仍然微笑着说:“我只问你一遍:小女孩关在哪里?”

A这一次没有回答。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地上现在有了两根手指。

没有等到朋友按住他的第三根手指,A交代了小女孩关押的位置。

小女孩解救出来以后,朋友用一个塑料袋装着菜刀和手指,到检察院投案自首:“我刑讯逼供,我来投案自首。”

事情的发展更加富有戏剧性。朋友的行为显然违法,显然构成犯罪,但是检察院就是不立案,说这行为有紧急避险的性质,最终定性还要研究,就是不给文字结论。公安局也不给他停职,说这是检察院的事儿,检察院没有结论,我们不好说什么。法院不闻不问,检察院没有起诉,我们根本不知道。就连无孔不入的律师也对这事儿只字不提,甚至A自己都认为这是合理的,既然没人提,他干脆就不承认被人剁了手指,法庭上他说他因为干了这事儿后悔,自己剁的。甚至恬不知耻地说是他主动交代小孩的关押地点,主动配合公安解救了小女孩,有重大立功表现,要求给条生路。

生路是没有,A很快就毙了。朋友的行为成了我们酒后谈论的英雄壮举,朋友自己的话,是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即使是法律,也不能蒙蔽我的良心。”

我们不反对罗尔斯,也很欣赏程序正义。我们自愿遵守法律程序,我们对正当的程序表示真心的尊重,但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永远是心灵深处的道德法则!当程序正义或者其他任何正义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道德法则发生冲突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捍卫道德的尊严;同时,一个理性的人不应当伤害程序的正义,我的朋友和苏格拉底一起做出了表率:我不逃避、不隐瞒、不后悔、不改变,我自愿接受程序的处罚。我用行动维护道德的尊严,同时甘愿用一个人的苦难维护程序的尊严。


  1. 爱因斯坦的光线

引用:

爱因斯坦的光线是一个关于物理学和相对论的思想实验,它涉及到时间、空间、运动和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它是这样描述的:

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爱因斯坦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爱因斯坦的光线是帮助爱因斯坦完成到狭义相对论这如此巨大的飞跃的一个如此简单的思想实验。在当时,这个实验中的想法与现在已被抛弃的“以太”理论相违背。爱因斯坦的光线表明了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观察者而变化的。它也表明了物理定律是普遍适用的,不受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影响。


  1. 特修斯悖论

引用:

特修斯悖论,也叫忒修斯悖论或忒修斯之船,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假定物体的构成要素被替换后,它还是原来的物体吗?特修斯悖论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是这样描述的:

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特修斯悖论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以用描述物体的四因说解决这个问题。构成材料是质料因,物质的设计和形式是形式因,形式因决定了物体是什么。基于形式因,忒修斯之船还是原来的船,因为虽然材料变了,但船的设计——形式因——没有变。从这个角度看赫拉克利特的河流问题,则两次踏入的是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的形式因没有变。事物的目的决定了其目的因。忒修斯之船的目的在神话中是装载和运输,在现实中的目的是证明和纪念忒修斯,虽然材料变了,但目的没有变。


  1. 伽利略的重力实验

引用: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理论,伽利略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

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这个思想实验帮助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1. 猴子和打字机

引用:

另一个在流行文化中占了很大分量的思想实验是“无限猴子定理”,也叫做“猴子和打字机”实验。

定理的内容是,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的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在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Emile Borel推广,但其基本思想——无数多的人员和无数多的时间能产生任何/所有东西——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现的,但这并没有阻止某些人的尝试:

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1. 中文房间

引用: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

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

根据Searle,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

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Searle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电脑和其他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

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他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的说中文。

根据Searle,电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们无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1. 薛定锷的猫

引用:

薛定锷的猫最早由物理学家薛定锷提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其内容是:

一只猫、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几率为50%。

如果衰变,那么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就会被触发,并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

因为这件事会否发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同时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中(既死又活)。

薛定锷最早提出这个实验是在回复一篇讨论量子态叠加的文章时。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令人无法理解。

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启发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奇异的就属“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两只猫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并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1. 缸中之脑

引用:

缸中之脑假想: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这个人可能就是你),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那么问题来了: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缸中之脑最初是被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缸中之脑相信自己在正常的世界中,且被计算机的信息所证实。而且经过科学家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缸中之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自己在正常的世界中,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正常的世界中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

缸中之脑也被用来探讨意识、身份和现实的本质。它引发了我们对于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是否真实可靠的怀疑,以及我们是否能够证明我们自己不是被操纵或欺骗的问题。它也让我们思考,我们是如何定义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环境的。


  1. 飞矢不动悖论

引用:

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 (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他用这个悖论来证明运动只是一种错觉,因为运动只能由无穷多个静止状态组成。

芝诺悖论引发了对于时间、空间、运动和无穷等概念的讨论。后来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通过引入微积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理论来解决了芝诺悖论。他们指出,芝诺悖论忽略了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而非离散的变量,以及运动物体具有速度和方向等属性。


  1. 外祖母悖论

引用:

假设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之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因为你年轻的祖父母被你杀死了,所以就不会有你的父亲;没有了你的父亲,你就不会出生;你没出生,就没有人会把你的祖父母杀死;若是没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杀死,那么,你就会存在;既然你存在,那么就有了最开始的假设,即回到过去,在父亲出生之前杀死祖父母。这一矛盾被称为“外祖母悖论”,也叫“祖父悖论”。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外祖母悖论是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个经典问题,它涉及到因果律和自洽性的概念。它表明了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那么就有可能造成逻辑上的矛盾和悖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些理论提出了多世界解释或平行宇宙的假设,即当你回到过去时,你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与原来的宇宙分支出来的新的宇宙,在这个新的宇宙中,你可以改变历史而不影响原来的宇宙。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或者即使可能,也有一些自然法则来阻止任何可能导致悖论的事件发生。


  1. 上帝悖论

引用:

几个世纪前,罗马教廷出了一本书,书中用当时最流行的数学推论导出“上帝是万能的”。一位智者针锋相对地问:“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教廷回答说能的,那上帝不能搬动他创造的那块石头,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廷回答说不能,那么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所以上帝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由此那位智者导出“上帝不是万能的”。这即是“上帝悖论”。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上帝悖论是对于全能者概念的一个挑战,它试图证明全能者不存在或者自相矛盾。它也可以被改变为其他形式,比如“上帝能否制造一个他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上帝能否让自己不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都试图用逻辑推理来限制全能者的能力。

对于上帝悖论,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无意义或错误提出的问题,因为它违背了全能者定义中的内在逻辑。他们认为全能者不能做任何违背逻辑或自身本质的事情,比如创造一个方圆之物或者让自己不全能等等。这些事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事情,而只是语言上的混淆。另一些人则认为上帝悖论表明了全能者定义中存在着矛盾或不完备性,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或修正。


  1. 理发师悖论

引用:

在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立下了一个规定:只帮那些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那么,理发师应该为自己理发吗?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不理发的人”,根据他自己定的规则,他可以帮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不属于“自己不理发的人”,根据他自己定的规则,他不该给自己理发。不管怎样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这即是“理发师悖论”,也叫“罗素悖论”,由英国数学家罗素提出。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理发师悖论是一个关于集合论和逻辑的问题,它涉及到自指和无穷回归的概念。它可以被改变为其他形式,比如“所有不是自己父亲的人都是自己父亲的父亲”或者“所有不包含自己的集合都包含自己”等等。这些问题都试图用语言来构造一个既属于又不属于某个范畴的对象。

对于理发师悖论,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无意义或错误提出的问题,因为它违背了语言和逻辑的规则。他们认为理发师的规定是不合理或不可能的,因为它导致了一个无法判断真假的命题。另一些人则认为理发师悖论表明了语言和逻辑中存在着潜在的矛盾或不完备性,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或修正。


  1. 伊壁鸠鲁悖论

引用:

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的;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这即是“伊壁鸠鲁悖论”,由伊壁鸠鲁提出。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这个悖论是“神议论”问题的经典表述,至今仍然是宗教哲学与神学中的一个难题。它挑战了传统上对于上帝作为全能、全善和全知的存在的观念。它暗示了上帝或者不存在,或者不符合人类对于他的期待。

几种反驳的观点认为:1)恶是上帝计划中的一部分,是其实现善的手段;2)否认恶的存在,即认为恶并没有实体性的存在,只是善的缺乏;3)恶都是相对的恶,对于神而言,恶是不存在的。


  1. 说谎者悖论

引用:

“说谎者悖论”的内容是:如果某人说自己正在说谎,那么Ta说的话是真还是假?举个例子:“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符合“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就是假的;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就符合“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则这句话就是真的。因此,“我说的这句话是假的”这句话无解。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说谎者悖论最早由西元前6世纪,克利特哲学家埃庇米尼得斯提出,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说谎者悖论是一个关于语言和逻辑的问题,它涉及到自指和矛盾的概念。它可以被改变为其他形式,比如“这个命题是假的”或者“我正在撒谎”等等。这些问题都试图用语言来构造一个既不能为真也不能为假的命题。

对于说谎者悖论,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无意义或错误提出的问题,因为它违背了语言和逻辑的规则。他们认为说谎者悖论中涉及到的命题是不合理或不可能的,因为它导致了一个无法判断真假的命题。另一些人则认为说谎者悖论表明了语言和逻辑中存在着潜在的矛盾或不完备性,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或修正。


  1. 二分法悖论(dichotomy paradox)

引用:

概述:运动是不可能的。你要到达终点,必须先到达全程的1/2处;要到达1/2处,必须先到1/4处……每当你想到达一个点,总有一个中点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远也到不了终点的。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运动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二分法悖论就是其中之一。直到19世纪末,数学家们才为无限过程的问题给出了形式化的描述,类似于0.999……等于1的情境。

那么究竟我们是如何到达目的地的呢?二分法悖论只是空谷传音般放大了问题。若想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物质、时间和空间是否无限可分等等这些20世纪的衍生理论。

并夕夕:是在说我嘛。😊


  1. 我知我无知

引用: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悖论,展现了自我参照的表述(self-referential statement)的复杂性。而这也是西方哲学先贤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你得问你以为你知道的一切。越是问东问西问长问短打破砂锅问到底,越会发现身边正有一大波悖论呼啸而过。


  1. 有趣数悖论(Interesting Number Paradox)

引用:

概述:1是非零的自然数,2是最小的质数,3是第一个奇质数,4是最小的合数等等;如果你找不到这个数字有趣的特征,那它就是第一个不有趣的数字,这也很有趣。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于是,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猿纳撒尼尔·约翰斯(Nathaniel Johnston)把这些有趣的整数定义为一个整体,并将这些整体排成序列,像是质数、斐波那契数列、毕达哥拉斯数等。基于这个定义,约翰斯在2009年6月的博客里提出,第一个没有出现在序列里的数字是11630。2013年11月序列更新之后,他表示14228是最小的无趣数。

脑洞: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你想起数列是个什么鬼了吗?


  1.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引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因果困境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到底是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鸡生蛋,蛋生鸡,到底谁先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鸡还是蛋)的问题。这个鸡与蛋的问题也常常激起古代的哲学家们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因果困境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悖论。这个问题也常常激起古代和现代的哲学家们,去探讨生命与宇宙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都曾就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如今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给出了答案:世上必须先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卵或者一个能孵出鸡的蛋。"

进化论表示物种在通过一定时间的突变以及自然选择后最终可以得到进化。这使得人们相信在历史上的某一刻,某一种像鸡但是不是鸡的物种,由于基因突变,产出了第一颗“鸡蛋”。因为,鸡和鸡蛋都是由鸟和不是鸡蛋的鸟蛋演化而来的,只不过在很长的时间中二者进化的越来越相似而已。 但是,一个个体发生了某些突变并不能认为它就成为了一个新的物种。单个的个体与母体分离并且使得它们之间再也不能够交配,这才是新的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这通常也是家养物种同野生祖先们的分离过程。这些完全遭到分离的族群才能够被称为是新的物种。现代家养鸡往往被认为起源于红原鸡,不过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养鸡是由灰原鸡与红原鸡杂交得来的。如果鸡蛋正如后者的情况下出现的话,那么根据前面所提到的新物种的种种定义,可以得出这世上是先有鸡蛋再有鸡。 受进化论的启发,可以做一个更宏观的思考。鸡与鸡蛋的关系可以推广到鸟与鸟蛋的关系,如果不断追根溯源,就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进化链:细胞→最早的生命→最早最低等的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最低等的卵生动物→较高级的卵生动物(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而每一个物种都有一个内部循环,使其一代一代的繁殖,又在繁殖中不断进化,与此同时这样的内部循环也在不断改变。换言之,物种的进化就是一个物种的内部循环衍生出另一物种的内部循环,当这两个循环无法“融合”时,新物种就产生了。从这个角度理解,就会发现鸡与鸡蛋无非是一个循环中的两个不同的元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这个循环都无法继续存在,因此鸡与鸡蛋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从生物个体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对于同一个个体来说,鸡蛋和鸡(孵化后的鸡)分别是它生命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这就好比对昆虫而言,个体会经历虫卵、幼虫、成虫等阶段。因此对单一的鸡的个体而言,是先有蛋再有鸡。

在整个问题中,有一点往往被大家所忽略,那就是(鸡)蛋的定义问题。鸡蛋指的是鸡所下的蛋还是指能够孵出鸡来的蛋?如果是前者,那么当然是先有的鸡,如果是后者则有可能是由其它物种先产下了鸡蛋(产生了变异)。按照正常定义指可以孵出鸡来的蛋也不一定就是先有蛋,根据表观遗传学生物可能在出生时为其它物种,但在后面进化为某种物种(具有遗传性)。但是这个问题便与哲学家们所提出的问题有了不小的出入,哲学家们所问的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就是哲学家问的问题)。

史蒂芬·霍金和克里斯托弗·兰根曾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而争执,虽然该问题因达尔文的进化论而丧失了重要性:世上必须先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卵或者一个能孵出鸡的蛋。


  1. 阿基里斯悖论

引用:

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了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开始,和阿基里斯赛跑,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t,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0,乌龟仍然前于他1米…… 芝诺认为,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决不可能追上它。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阿基里斯悖论分离了运动与静止,夸大了相对静止,而否认了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说。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辩证法切不可与单纯的诡辩相混淆。诡辩的本质在于孤立起来看事物,把本身片面的、抽象的规定,认为是可靠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关于阿基里斯悖论的一个解释是:阿基里斯的确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虽然现实中我们知道阿基里斯超越乌龟非常简单,但是它是如何超过乌龟的在过去却一直存在争论。 现代物理学已经证明了时间和空间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所以总有最为微小的一个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共同前进了一个空间单位,从此阿基里斯顺利超过乌龟。


  1. 黄油猫悖论

引用:

黄油猫悖论,又叫黄油猫理论,英文Buttered Cat Theory,把两种民间常识合成一个悖论,内容为:(1) 猫在半空中跳下,永远用脚着陆。(2) 依据墨菲定律(事情如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小,总会发生),如果将一片涂有黄油的面包片抛到半空,永远将是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这个悖论在于,把黄油吐司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黏着猫的背部,让猫从半空中跳下。依照以上两条定律,猫永远无法用脚着陆,因为黄油吐司永远在涂上黄油的一面落地;同样,黄油吐司涂上黄油的一面无法落地,因为猫永远用脚着陆。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有意思的是,有人表示,黄油猫实验将导致一个反地心引力的情况。他们猜测,黄油猫在半空落地之时,将会渐渐减速和转动,最终到达一种恒稳状态,在地面上方高速转动,使得面包没有涂上黄油的一面和猫背无法接触地面。所谓黄油猫悖论,就是一种理想中的永动机。

不用仔细想,你也明白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唯一的结果就是猫背着沾着黄油的面包落地,不会发生任何神奇的事情。“黄油猫悖论”这个思想实验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嘲讽一些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制造新矛盾的人。


  1. 蒙提·霍尔悖论

引用:

蒙提霍尔悖论亦称为蒙提霍尔问题、蒙特霍问题或蒙提霍尔悖论、三门问题(Monty Hall problem)。 三门问题(Monty Hall problem),是一个源自博弈论的数学游戏问题,大致出自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Let's Make a Deal。问题的名字来自该节目的主持人蒙提·霍尔(Monty Hall)。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参赛者会看见三扇关闭了的门,其中一扇的后面有一辆汽车,选中后面有车的那扇门就可以赢得该汽车,而另外两扇门后面则各藏有一只山羊。当参赛者选定了一扇门,但未去开启它的时候,节目主持人会开启剩下两扇门的其中一扇,露出其中一只山羊。主持人其后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换另一扇仍然关上的门。问题是:换另一扇门会否增加参赛者赢得汽车的机会率?如果严格按照上述的条件的话,答案是会—换门的话,赢得汽车的机会率是 2/3。 这条问题亦被叫做蒙提霍尔悖论:虽然该问题的答案在逻辑上并不自相矛盾,但十分违反直觉。这问题曾引起一阵热烈的讨论。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Mueser 和 Granberg 透过在主持人的行为身上加上明确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一种不含糊的陈述: 参赛者在三扇门中挑选一扇。他并不知道内里有什么。 主持人知道每扇门后面有什么。 主持人必须开启剩下的其中一扇门,并且必须提供换门的机会。 主持人永远都会挑一扇有山羊的门。 如果参赛者挑了一扇有山羊的门,主持人必须挑另一扇有山羊的门。 如果参赛者挑了一扇有汽车的门,主持人随机在另外两扇门中挑一扇有山羊的门。 参赛者会被问是否保持他的原来选择,还是转而选择剩下的那一道门。

转换选择可以增加参赛者的机会吗? 问题的答案是可以: 初选时你获胜的概率是1/3, 主持人必须要选择一扇没有汽车的门,因此你第二次选择获胜的概率=1-初选时你获胜的概率1/3=2/3。 当你不转换选择时,你获胜的概率仍然是1/3,失去了剩下的2/3的获胜概率; 当你转换选择时,你失去了这1/3的获胜概率,得到了剩下的2/3的获胜概率。


  1. 特里芬悖论

引用:

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内容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即:由于当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地位,但各国为发展国际贸易,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导致其在海外不断沉淀,美国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作为国际核心货币应该保持币值稳定,这要求美国须是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成为一个悖论。 例证上世纪70年代因为美元泛滥形成的危机是对特里芬悖论的最好印证。 2009年,美国不断推出巨额美元救市计划,大量印钞造成美元全球泛滥。


  1. 斯托克代尔悖论

引用:

吉姆·柯林斯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从优秀到卓越》,非常棒的一本书。他筛选出了能够持续50年排行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寻找这些企业有什么奇特的方法,能够常青50年那么优秀。其间他介绍了一个所有这些企业都一直在用的,而且还将继续运用下去的关于信念的方法,叫斯托克代尔悖论。

斯托克代尔是美国的一个海军上将,在越南战争期间,是被俘的美军里级别最高的将领。但他没有得到越南的丝毫优待,被拷打了20多次,关押了长达8年。他说:“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出去,还能不能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小孩。”但是他在监狱中表现得很坚强。越南人有一次为了表现他们优待俘虏,把他养了一段时间,准备给他拍照。结果斯托克代尔就自己用铁条把自己打得遍体鳞伤,并用刀片把自己的脸割破。越南人拿他没办法,只好放弃了。他为了鼓励监狱中的同胞,因为是一个人关一间,彼此看不到,就发明了一种密码,通过敲墙用快慢节奏来表达英文字母。有次一位战俘因思念家人掩面痛哭的时候,他们全监狱的战俘都通过敲墙,用代码敲出了“我爱你”,那个战俘非常感动。

斯托克代尔被关押8年后放了出来。吉姆·柯林斯先生去采访他,问:“你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吉姆·柯林斯又问:“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他回答说:“是那些太乐观的人。”吉姆·柯林斯说这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那些乐观的人会死得很快呢?斯托克代尔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了吧?圣诞节没被放出去;就想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复活节没被放出去;就想着感恩节,而后又是圣诞节,结果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劣,于是,他们郁郁而终。”斯托克代尔说:“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能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但是我又正视现实的残酷。”吉姆·柯林斯说:斯托克代尔悖论是持续50年能保持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全部采用的理论。它们之所以能常青50年,是因为他们对前景充满乐观,相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但是又直面现实的残酷。

Docusaurus Plushie

解读:

其实做人也一样。一个人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他就没有一点希望。哀莫大于心死。心已死,人也就完了。一定要记住,不管在人生中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不管你处在怎样的逆境,你都要保持一种必胜的信念,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是现实生活又是很复杂、很残酷的,你要能够直面它。这就是斯托克代尔悖论。

—END—

· 阅读需 31 分钟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薛定谔的猫”,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是个故事,还是个理论,或者只是一只主人名字很怪的猫。我听过最有趣回答是说 “你是指那个关于把猫从20楼扔下来但是不会摔死因为它与众不同的生理构造的理论吗?”好吧并不是... 也可能你知道这是个把猫关起来做实验的事,还和量子力学有点关系,但各种科普文章里解释这只猫“既活着也死了”的结论实在是让人一头雾水。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讲清楚这只特别的猫的由来和它的意义。可能稍微涉及一点量子力学的知识,但是相信我,并不复杂。而且比起来从此了解薛定谔的猫的本质,知道量子力学到底在讲什么,甚至能够让我们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的收获来说,肯定值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实验具体说了些什么。

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1935年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将一只猫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同时还放入一个放射性的粒子和一瓶毒药。放射性粒子发生放射的概率是50%,不放射的概率也是50%。一旦放射,将触发机关打破药瓶毒死这只猫。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1)

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在未打开盒子之前,这只猫将处于既活着也死了的状态(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点:不是生死不明,而是“既死又生”)。直到打开盒子观察的瞬间,猫的状态变成一个确定状态(量子力学中叫做:坍缩),猫的生死被瞬间决定了(这里的第二个关键点:打开盒子观察,不是看到了猫的生死,而是决定了猫的生死)。

这个实验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概率,一个是观察。这两件事,也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

其实大多数人看到这个实验的第一反应都是有点懵,然后会尝试用物理常识和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最常见的理解方式,这就像我们下班回家,母亲可能在家,也可能去跳广场舞了不在家,所以在没有打开房门之前,她就处于可能在家也可能不在家的状态,而只有打开房门才能确定她是不是在家。可这不就是生活常识吗?跟量子力学有什么关系。但在这个宏观的例子中,母亲在家或不在家是个确定的状态,只是处在什么状态我们还不知道,直到打开门,我们才能确定母亲是否在家。而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说,在微观量子世界里,母亲处于在家和不在家同时发生的叠加状态,而你打开房门的动作不是确认母亲是否在家,而是决定了母亲是否在家。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2)

但这怎么可能呢?人或事物的状态在某一时刻不应该只有一个吗?这种“不同状态的概率叠加+观察决定”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各种非议。这也正是薛定谔设计盒子里的猫这个思想实验的目的:这不可能 —— 他本人并不信这种理论。

薛大师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这个方程排在世界十大公式之六(排第四第五的分别是“勾三股四弦必五”的勾股定理和爱因斯坦的E=mc²...)。但即使是量子学的奠基人,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用他的方程研究微观粒子的状态,薛定谔本人对量子力学的根本属性却仍然是困惑不已(量子物理学家可能都有点人格分裂..)。“不同状态的概率叠加+观察决定”的理论被称为“哥本哈根诠释”,诞生于1920年代,是用来解释当时量子力学各种匪夷所思的实验现象的几个理论的统称。数百年来人类智慧的顶尖人物一直在苦心寻找各种“规律”来解释这个世界,无论是牛顿,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奠基人)还是爱因斯坦。然而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本质上是用“概率和不确定性”来描述我们的世界,而非规律,这彻底颠覆了科学界,乃至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薛定谔提出的这个思想实验,其实是为了讽刺这个理论,他希望物理学家们能再多动动脑筋,用新的理论代替这个“我们的世界就是个忽悠”的理论。而和他一条阵线,大声疾呼“我们的世界不忽悠”(原话是“上帝不掷骰子” ..)的,正是爱因斯坦。然而,不幸的是,20世纪近百年来的各种微观实验,一次次证实薛定谔和爱因斯坦都错了。上帝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忽悠。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真实的实验来说明薛定谔的猫在微观世界里的情况。电子双缝干涉实验。

在讲这个实验之前,为了不让思维过于发散,要记得我们的所有思考都要专注于解释两件事:概率,和观察的作用。

我们在高中物理都学过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在绝对黑暗的密室中,把一束光射向两道相近的窄缝,会在后面屏幕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干涉条纹),以此来证明光是一种波。因为所有的波(声波,水的涟漪,电磁波等)在穿过两道窄缝后,都会因为彼此不断地叠加(波峰+波峰 or 波谷+波谷)、抵消(波峰+波谷),最终形成明暗条纹。后来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证实光同时也是一种粒子,从而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这个量子力学重要概念打下基础。尽管“波粒二象性”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但事实上这是一件非常违背常识的事,只要我们把光换成电子,就可以理解这个事情有多奇怪了。

我们都知道电子是一种粒子,带负电,并且围绕着原子核运动。而1920年代的实验就已经证明,一束电子流也能像一束光一样在双缝实验中留下干涉条纹,从而证明电子也是一种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似乎是高中物理知识,乍一听好像也没有什么让人震惊的。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3)

但现在让我们稍微改变一下实验形式,不是发射电子流,而是一次只发射一个电子,会有什么现象呢?这种一个一个地发射电子的方式,很像在射击场打靶。如果靶子正中间也有两道缝,然后用步枪一颗一颗地发射子弹,我们就能同时观察在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异同。电子穿过缝隙会在屏幕上留下一个亮点,然后再发射第二个电子。而子弹穿过靶子上的缝隙也会在后面的墙上留下一个洞,之后再发射第二颗子弹。

在靶场,随着我们打出的子弹数量的增加,穿过左右缝隙的的子弹会在墙壁上形成越来越多的弹孔(当然有很多子弹并没穿过缝隙被靶挡住),而这些弹孔一开始可能不规律,但逐渐有的偏左(从左边缝隙穿过),有的偏右(从右边缝隙穿过)。如果你的枪法足够好,也可能左面多右面少(只瞄着左面的缝隙打),或者右面多左面少(只瞄着右面的缝隙打)。总之,最终墙壁上会留下左右两堆弹孔。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4)

但是在实验室,电子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一开始,和子弹打靶一样,穿过缝隙的电子在屏幕上留下的亮点也没什么规律,但逐渐的,规律开始显现,但却不是左右两堆亮点,而是,明,暗,明,暗....的干涉条纹!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5)

没错,一个一个地发射,最终也表现出波一样的特性!但这怎么可能?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每个电子怎么知道自己最终要飞向“亮”的区域还是“暗”的区域?而且干涉条纹是两道波之间干涉产生的,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它和谁干涉?难道...和自己?是的,自己和自己干涉。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个关键,概率(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描述)。量子力学的解释是,电子在到达左右缝隙的瞬间处在这样一个状态:既从左边缝隙穿过,也从右边缝隙穿过,既同时穿过两道缝隙,也都没穿过。它处在这四种可能同时发生的“叠加状态”,每种可能的状态对应一个概率。

还是让人难以理解,子弹是一颗一颗穿过缝隙的,电子也是一个一个穿过缝隙的,怎么会如此不同?如果我们在靶场上放一台高速摄像机,就能看到子弹是从哪个缝隙穿过的。同样,在电子穿过两道缝隙的位置也放一台,是不是也能看到电子是从哪道缝穿过的?是的,没有什么能逃过高速摄像机的眼睛,随着电子一个一个的发射,我们果然能够在摄像机中看到电子是从哪道缝隙穿过的。但是,当回过头看屏幕,我们熟悉的干涉条纹,消失了!!只剩下和子弹的弹孔一样的两堆亮点。而当我们撤下高速摄像机,继续发射电子,干涉条纹重新出现!甚至如果我们换了一台速度没那么快,看得没那么清楚的中高速摄像机,干涉条纹竟然也变得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电子,就好像灵魂附体一样,完全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6)

这正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关键,观察(量子力学中叫做测量)。摄像机的作用,正是观察,这一人的主观动作。这也是让量子力学变得神秘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你不去观察的时候,量子给你一个不确定的,概率的结果。而当你观察的时候,量子给你一个确定的,唯一的结果。人的主观意志在微观量子世界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真实实验结果,让我们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只是真实世界无数可能中的一种?而正是我们的主观意志让我们看到了眼前这个世界的样子?“你看到是因为你想要看到”。难道,意识真的能决定物质?

在我们陷入哲学问题的讨论之前,还是先搞清楚,为什么观察在这里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我们观察的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日常所说的“观察”或者“看见”,其实是光照射物体被反射或者漫反射到我们眼睛的视网膜上,如果光的波长在380nm到760nm之间的可见光范围,我们就能够“看见”这个物体。而反射进我们眼睛的光,正是由一个个“光子”组成的。对于摄像机也是一样,光照射在物体上反射进镜头并到达底片形成图像。没有光,无论是眼睛还是摄像机都不能“看见”(夜视仪也是通过捕捉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而非完全没有光)。做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看见一个苹果的时候,是无数光子撞到苹果表面并被弹飞,其中弹进我们眼睛的部分并且属于可见光范围的光子,刺激我们的视网膜,最终让我们“看见”。

当我们把同样的情况放回到电子实验室的时候,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呢?高速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电子从哪个缝隙穿过,同样是因为有光子或其他物质(比如其他可以被镜头感知的电磁波)“撞击”到电子被反射进镜头从而被“看见”。然而与宏观世界不同的是,电子是如此如此的小,只有10^-18次方米,光子对它的撞击不会像撞击苹果一样微不足道,而是深刻改变了电子的状态。如果人眼本身就像高速摄像机一般具备高速录影的能力,结果也是一样,观察者的观察行为仍然会深刻地影响被观察对象。因此,尽管我们希望“客观”地对电子进行观察和测量,却只能得到一个不确定的被严重改变的测量结果。这个原理,就是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也叫测不准原理。这就是为什么观察这一貌似主观的意识在量子实验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在宏观世界理解不确定性原理。当我们说一件连衣裙是蓝色的,它真的是蓝色吗?在日光下的人类视觉中是蓝色,但是在一间挂满大红灯笼的屋子里,这条裙子就是紫色的。而对于一只狗或一只猫来说这条裙子是灰色的,而一只蜻蜓会告诉你这是一条五彩斑斓的裙子。那么当我们尝试问这条裙子真正的颜色,客观的颜色,本质的颜色,都显得没有意义,因为这和观察行为和观察者戚戚相关。可以说,观察者决定了裙子的颜色。

好吧,我们好像理解了“观察”对电子的深刻影响。但是为什么这个影响会让电子的“波”的属性消失并导致干涉条纹的消失,而不是让粒子属性消失而不影响干涉条纹的呈现呢?

当我们观察电子从哪个缝隙穿过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测量“位置”信息,而位置信息是粒子的属性。打个比方,你可以指出一个杯子在桌子上的确切位置,但却没法说海浪在哪个位置——它在everywhere。因此当我们尝试测量电子从哪个缝隙穿过的时候,就表明了测量电子的粒子性的目的,此时,波动性便消失了。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7)

因此,在用来观察波动性的双缝干涉实验里,电子展现出波动性并呈现干涉条纹。而在有摄像机观察电子的位置信息即粒子特征的时候,电子在双缝实验中展现出粒子性并留下两堆亮点。电子这种具备波粒二象性但在测量中彼此排斥只会展现一种特征的特性,在量子力学中称为互补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互补原理,加上前面提到的概率,就是构成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理论。

我们前面的讨论理应是个科学话题,却多次触碰到了世界本源甚至哲学层面的议题。那接下来我们就严肃地谈点哲学,虽然哲学其实是个特别不严肃的事儿。这句话好哲学...

通过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我们似乎对“现实”产生了根本性的疑问。一方面,真正的“现实”竟然是个“概率”,而看到的“现实”却是因为我们想要看它,甚至可以叫“观察创造现实”。这样的“现实”还算什么现实?真让人想哭... 而这一切竟然印证了那句经典的哲学名言:“存在即是被感知”。不去感知,就没有存在。

我们同时也推翻了“客观”。一切所谓客观的观察都会影响被观察者,这导致被观察者究竟是怎样的永远是不确定的。如此看来,纯粹的客观世界压根就不存在,一切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下次再有人说自己“客观,独立,第三方”,我们就跟他好好聊聊量子力学。

我们还重新审视了“意识”。千百年来我们对意识的理解似乎都是抽象的,和客观实在对立。当然很多人会说,意识事实上就是活跃在大脑皮层中复杂的电信号,只是它太过复杂,我们的科技水平还难以模拟或解读。例如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在人脑中插入电极来刺激脑中的某些区域,使人哭或者笑。而在最新的脑医学实验中,人可以通过“意识”移动机械手臂,抓起杯子来喝水,甚至“脑控”玩飞行模拟游戏。这么看我们似乎已经掌握了意识的门道,我们基本了解了意识是如何传递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意识给身体发行动指令,甚至将意识的电信号输出。所以只要等技术如摩尔定律般爆炸,我们就拿到了通往意识世界的钥匙。但这个乐观态度似乎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意识在我们的大脑里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例如,我可以在咖啡馆和你一边聊天,讲着笑话,一边摆弄着桌子上的手机,腿随着背景音乐打着拍子,脑子里不断回闪着上午篮球比赛最后时刻的超级逆转。意识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指导我们?在这个复杂场景里意识都参与了哪些呢?意识让我们行动、思考、回忆、畅想、探究这个世界究竟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回答这些问题,可比用电极刺激大脑让我们抓起个杯子难多了。

坐在我对面的你能听到我的笑话、看到我摆弄手机的手和抖来抖去腿,却不知道我脑子里不断回放的进球画面,意识似乎并没有办法影响到你。而薛定谔盒子里的猫,却在我随便看了一眼的情况下就被决定了生死。但如果是在我专注地想着别的事对眼前“视而不见”的情况下打开盒子(我们都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地球救亡政府通过监控找到作为唯一目击证人却完全失忆的你:三天前的那个早上的街上,沉浸在刚刚拒绝你表白的女神的无限悲伤中正在回忆每一个偶遇细节的你,完全没有看到穿着黑色皮夹克拿着AK47用iPhone给同伴打电话说 “我是Caesar,明天就开始我们消灭人类计划”大摇大摆从你眼前经过的黑猩猩),那猫的生死,是在我的眼睛睁开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还是等我的意识突然反应过来注意到它时才被决定呢——意识“觉醒”与否能延迟波函数(概率)的坍缩(被决定)吗?

Docusaurus Plushie

(灵魂画师手绘图8)

这就像是在电子双缝实验中,放在双缝处的高速摄像机,打开镜头盖但是开机和不开机两种情况下的实验。我们先给出真实的实验结论:不管观察者是人还是仪器,只要电子的位置/路径信息没有被捕捉到,干涉条纹就不会消失。只要位置/路径信息泄露,干涉条纹就会消失。因此不开机的情况下,干涉条纹不会消失,我们骗不了电子。

那人眼呢?在上面“视而不见”的例子里,电子是否也陷入了两难的判断:“这个人因为在想别的事儿没有看见我的行踪所以我还是个波吧”,“不对,他其实看见了只是已经埋藏在意识深处总有一天会想起来呢得赶紧变成粒子”,“到底是波还是粒子??我恨人类”...

对于电子两难的处境事实上有另外的理论加以解释。在哥本哈根诠释中,概率/波函数在观察的瞬间坍缩成一个的结论让很多人不舒服,于是慢慢发展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多宇宙理论。即所有概率叠加的结果在被观察的瞬间不是坍缩成了一个,而是产生了多个宇宙,也就是说:你进了家门看到你妈在家做了一桌子饭然后和她老人家开心吃饭聊天是一个宇宙,你进了家门发现你妈不在家只能去冰箱里找了半根香肠拿微波炉热热填饱肚子是另一个宇宙。而事实上你打开冰箱看到香肠和香蕉犹豫片刻选择拿了香肠或是香蕉又分别产生了两个宇宙。如果你家冰箱里放了好多吃的你犹豫的越多产生的宇宙也就越多。每种可能+每个意识选择让这个世界充斥着无穷无尽的平行宇宙...

薛定谔的这只猫的实验背后,是量子物理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巨大冲击。在量子物理诞生近百年后,依旧让我们感到既着迷又困惑。数百年来现代科学对事物规律的寻找,在量子物理面前变成要被推翻的守旧思维。而几千年来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哲学思辨,竟然在科学领域看到了讨论的可能。虽然量子力学的种种实验现象和理论仍仅限于微观世界,但我们的宏观世界正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因此当你抬头看月亮,它确实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概率突然不见了。或许每天早上醒来你应该庆幸,摸摸鼻子——在呢,够一下手机——也在,踢一脚床上的猫猫——还在,拉开窗帘看看太阳——也升起来了。好幸福。

不过在另一个平行宇宙有个没鼻子的家伙则...

—END—